嗨,我是想要和你一起變美的考拉~
我們經常會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護膚知識,但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卻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對護膚知識的不了解,導致我們無法判別這些“護膚方式”的可操作性,甚至是真偽性。
盲目跟風護膚,無法起到預期的護理效果,甚至還會導致皮膚越護越差。別再盲目跟風了,這7條關于護膚的“冷知識”,越早知道越好!
① 洗臉時頻繁變換水溫不能起到收縮毛孔的作用
你認為熱水洗臉能夠打開毛孔,冷水洗臉收縮毛孔,所以洗臉時就要使用不同水溫?這樣的洗臉方式遲早要變成敏感肌,洗臉水和人體溫度相近才最合適。
偏低的水溫很難洗凈面部油脂污垢,過高的水溫會導致面部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功能異常,面部紅血絲越來越明顯。
② 氨基酸表活成分并不是最佳潔面選擇
氨基酸型潔面以弱酸性、溫和清潔而出名,而其中發揮作用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實際上并不全是弱酸性的。
椰油酰甘氨酸鈉就是典型的堿性氨基酸表活成分,它的清潔力強,能提供如皂基潔面般清爽膚感。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種類多樣,不同成分刺激力度和作用效果不同,使用感受不都是溫和低敏的。
相比氨基酸表面活性劑,APG(葡糖苷)、糖脂類表面活性劑的溫和力更強,清潔能力也是不相上下。
③ 皂基潔面不意味著越洗越干
皂基型潔面的清潔力較強,但不存在長期用膚質就會變差的情況,這種說法并沒有相關科學依據。皂基潔面呈弱堿性,有些人使用后感覺皮膚干燥緊繃,大多是因為皮膚表面的油脂膜在清洗后變薄,并不是所謂的角質層受損。
目前市面上很多皂基潔面配方成分中會加入油脂類成分,以補充清洗后皮膚表面損失的天然油膜,大幅改善了皂基潔面的使用膚感。
對于偏油性肌膚來說,適當使用皂基潔面,有助于祛除皮膚表面多余油脂。
④ 拍打皮膚不能促進護膚品吸收
護膚過程中,加速拍打皮膚能起到打開毛孔,加速產品吸收的作用?事實上這樣做完全不會有促吸收的效果。
在皮膚表面快速拍打,毛孔是有小幅度舒張,但皮膚自身吸收能力有限并不會過量吸收保濕成分。過度拍打,只有可能會造成機械性損傷。
⑤ 用護膚品皮膚有刺痛感不只是因為缺水
因為皮膚缺水造成涂抹護膚品時有刺痛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涂抹護膚品刺痛,要考慮這三方面原因:
護膚品中功效成分刺激性太強,皮膚無法承受,以至于發出刺痛反應警告。皮膚處于敏感期或皮膚屏障受損時,對護膚品中高濃高度成分或刺激成分敏感,難以接受。
當人處于極端環境中暴曬,極寒,極度干燥等,皮膚表面會出現細小皮損情況,使用護膚品會對傷口產生刺激。
使用某種護膚品感覺刺痛,應立即用清水洗凈,嘗試建立皮膚耐受或者停用此產品。皮損問題出現,涂抹護膚品時要避開破損部位。
⑥ 保濕型產品不是越粘稠越效果越好
質地厚重的保濕型產品,通常油脂成分種類多,含量較高,涂抹在皮膚表面感覺封閉性強,給人一種保濕力強的感覺。這種產品質地非常適合干性肌膚,但對于偏油性肌膚卻是增加皮膚負擔。
質地粘稠的精華或面膜產品,配方成分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增稠劑,增稠劑幾乎無法被皮膚吸收,有可能在皮膚表面搓泥,而且增稠劑成分對敏感肌刺激性較大。
可以選擇保濕成分,天然保濕因子含量占比較大的保濕型產品,發揮強效保濕作用。
這類型產品也許質地會偏厚重,但因為與皮膚本身油脂結構、角質層成分接近,所以更易被吸收,皮膚負擔感小,偏油性膚質和敏感肌可選擇。
⑦ 功效型護膚品活性成分濃度不是越高越好
護膚品主要依靠其中的活性成分揮發作用,但并不是成分濃度越高,功效作用越強。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活性成分有最適宜被皮膚吸收的濃度,過高濃度的作用效果反而不如低濃度好。使用功效型護膚品時,從低濃度開始建立耐受,逐步增加至高濃度為最佳。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關注考拉,一起變美!
聲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