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機構在2020年11月中旬實現了歸零。這意味著,曾經甚囂塵上,被奉為風口的P2P網貸退出舞臺。P2P網貸機構歸零后,但是造成是社會影響,尤其暴雷后的清退工作仍在持續。
p2p興衰史
P2P模式存在的前提是借出去的錢收得回來。短短13年間,P2P從金融創新,到爆雷潮,終于陸續清退、歸零。
P2P暴雷的罪魁禍首
首先,是p2p平臺本身,p2p是一個利用杠桿進行高息攬儲的公司,沒有資本金,而且貸款的對象,是沒有場景、沒有信用背景的,所以整個運行是一個借新債還老債的過程,是一個龐氏資金池,一旦出了問題,要么趴倒壞賬,要么還有點錢卷走。
其次,媒體在此次暴雷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些年媒體的鼓吹互聯網+,互聯網金融,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會改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老大難問題,偏偏通稿都是美化p2p,慫恿百姓參與其中。
還有,相關監管部門也難逃責任,監管層一開始是抱著默許、鼓勵的態度,對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放任不管,監管不到位、缺失,后來P2p行業成了詐騙犯罪常態化的領域,監管層開始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全面取締。P2P生于2014,死于2019,應了那句話:一放就亂,一管就死,主要還是行政管理能力不到位,制度構建欠缺。
最后,明星盲目代言,誤導百姓。請明星代言,是P2P的慣用套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明星代言的P2P平臺涉及爆雷的便不下十幾個,涉案金額動輒百億起步。
2016年,鑫琦資產因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調查,僅上海分公司就涉及資金19億,該公司代言人為張鐵林。
2016年,e租寶因涉嫌非法集資500多億被立案偵查,唐嫣、李湘、瞿穎、鐘麗緹、胡靜等都為其代言過。
2016年,東虹橋金融被立案調查,代言人為黃曉明。
2020年,愛錢進被北京警方立案偵辦,超過10萬投資者受騙,涉及資金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汪涵與劉國梁曾為其代言。
2020年,有利網暴雷,楊迪曾為其錄制宣傳視頻。
2020年,網利寶爆雷,杜海濤有廣告的短期合作。
要知道,實際很多受害者都是由于信賴明星代言人,才被騙受累。但是,暴雷之后,明星最先做的是和平臺撇清關系,然后發一份千篇一律的道歉聲明。
在此,希望國家出臺政策,以后所有的名人和明星代言的東西,出任何問題都要有連帶責任,不是拿了高額的代言費后,有問題了就跟他們沒關系了,憑什么老百姓要替他們的錯誤代言來買單?難道這些代言人,不該把賺的錢吐出來,用于補償受害者的損失嗎?
清零后遺癥
其實,平臺只要沒有還款給出借人,等于在繼續殘害百姓。“網貸不是經歷了很痛苦的階段”, 而是讓無數出借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繼續上演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劇。現在P2P平臺雖然全部清零,但有大量遭受損失的投資者還在苦苦討債。
據了解,截至2020年6月末,P2P網貸平臺還有出借人的8000多億沒有回收。單單宜人貸,截至2020年12月底,宜人貸借貸余額為173.82億元,待收借款的出借人總數仍有14.1萬人。從中可見,P2P網貸平臺清退潮之后,追討舊債路漫漫。
追債之路這么艱難是為何?
其一是,平臺借出的資金無法收回,并且隨著平臺的清退,借款人的還款意愿更低了,很多借款人在聽說平臺清退之后紛紛表示不用還錢了。還有就是,逾期借款人面臨的催收壓力越來越小,一方面是因為政策上限制了暴力催收,另一方面是平臺倒閉導致沒有精力和資金開展催收工作,要知道委外催收成本是很高的,打個比方,如果平臺要催收10萬元的欠款,那么就得付催收公司2.5—5萬元的催收費,你要是暴雷平臺,你還愿意花這錢去要債么。
有的人可能會想說,我可以走司法程序,但是要知道這將耗時很久,而且p2p平臺的合同很多是陰陽合同,會有很多問題,所以走司法不一定走得通,就算走通了,對方要是沒錢還,你也是沒有辦法的,想想中國那么多老賴,除了限制他們消費和對某些權利進行限制,還能拿他們怎么樣,對還錢沒啥幫助。
總而言之,出借人成了這場P2P盛宴中的最大輸家,這就是“你要他利息,他要你本金”。
而至于那些暴雷的p2p平臺,網傳不少選擇轉向其他的金融行業,如小貸、助貸、消費金融、理財平臺、金融科技、金融服務等。
其實,轉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業務清退尚且忙不過來,更不要說業務轉型了。
雖然政府一直支持網貸機構轉為小貸機構,但是去年年底,監管部門提高了跨省經營的門檻,所以很多平臺基本上是放棄了。
對于網貸機構的未來,專家認為,今后監管對助貸業務要求越來越高,而且也會監管得很嚴。這就要平臺的實際控制人以及高管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做好保穩定保就業等相關的工作。
P2P暴雷事件,也給我們投資者諸多啟示。
錢能生錢,但必須依賴腳踏實地的商業,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泡沫。投機往往死于貪婪,而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一定要注意提高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