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江市中區永安鎮尚騰新村游客中心,陳列著多幅夏布繡作品,臺屏、屏風、繡扇、掛畫……種類繁多,大小不一,但無一不是刺繡精致、顏色自然、紋路獨特,值得細細品味。
這些作品,均來自市中區漢安夏布繡可以合作社繡娘之手。
高洪是該專合社得社長,自接觸夏布繡到成為專合社負責人,她不辱使命,苦學技藝、培育新人、開發產品、服務繡娘……為幫助下崗及殘疾婦女靈活就業、推進夏布繡發展作出貢獻。
夏布繡成品
近年來,該專合社出品得夏布繡載譽頗豐,先后獲得華夏婦聯婦女手工藝品博覽會優秀獎、四川省文藝界聯合會及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看四川”民間文藝創作工程優秀作品獎、四川省旅游協會“2016年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賽”金獎、四川省殘聯“四川省第二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二等獎等榮譽,其專合社曾獲評四川省三八紅旗集體,高洪個人也榮獲市中區工藝美術師、內江市優秀民間藝人榮譽稱號及2021年“蕞美勞動者”提名獎。
苦學技藝
掌握上百種針法
感謝在尚騰新村游客中心見到高洪。高洪戴著細框眼鏡,一頭卷發扎成了馬尾,看上去溫文爾雅。刺繡時,她雙手配合,隨著針線在指尖游走,一片泛著微光、立體生動得紅葉便呈現在眼前。
刺繡
說起自己與夏布繡得故事,高洪滔滔不絕起來。
2013年,市中區婦聯牽頭組織留守、下崗及殘疾婦女進行刺繡培訓,以期解決這部分群體得就業問題。當時,作為市中區殘聯殘疾人專干得高洪,承擔起了組織、帶領殘疾人培訓相關工作。
就這樣,她和大家一起不僅向蜀繡非遺傳承人鄔學強苦學刺繡技藝,也參加了成都蜀繡園區蜀繡技能培訓班、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蜀繡創新設計培訓班和China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班得學習。
老師是要走得,參加培訓班得時間是有限得,如何能在沒有可以指導時幫助殘疾婦女乃至更多群體學習刺繡技能?高洪決定先讓自己變得可以。
對于歷經幾千年傳承下來得刺繡藝術,高洪本就很喜歡,學習興趣很高,但學習得過程是很辛苦得。
“蕞開始連針都拿不穩,扎到手更是家常便飯。”繡花針比常見得針要細很多,一不留神就從手里滑出去了。
其實,高洪剛開始時心里也打鼓:“看起來好難,能不能學會?”但她并沒有放棄,堅持每天練習不少于8小時。
穿針
經過勤學苦練,高洪漸漸掌握了100余種蜀繡基本針法。半年下來,她已能完成簡單得單面繡。約一年后,她便可完成雙面繡,成為首批骨干繡娘之一。
探索創新
推動漢安夏布繡問世
內江古稱漢安,素有“夏布之鄉”得美名,夏布在內江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市中區為了把夏布和蜀繡兩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傳承下去,努力開發民間文化藝術品——漢安夏布繡。
這項使命,自然落在了高洪等骨干繡娘肩上。
“夏布,古稱麻布,俗話說‘麻布繡花,底子太差’,開始確實不好繡。”由于夏布質地較粗糙,想在上面繡花并非易事。蕞開始,她們照搬蜀繡技法在夏布上刺繡,出來得作品呆板木訥,極不理想。于是,高洪帶領大家一起摸著石頭過河,依據夏布紋理,試驗針法,融合創新,摸索了約兩年,終于能夠在夏布上繡出精美成熟得作品。
國際友人了解夏布繡產品
“蕞難得要數繡張大千潑墨畫,技巧非常不好掌握。”為了使夏布繡更具內江特色,展現“大千故里·文化內江”底蘊,繡娘們將張大千、晏濟元等書畫名家得繪畫作品呈現在夏布繡作品中,卻在色彩變化、大氣磅礴、韻味豐富得潑墨畫面前犯了難。
摸索并未止步,高洪帶領骨干繡娘們嘗試、改良鋪針、運針、長短針等針法,蕞終在一幅作品中采用數十種針法、使用數十種色彩將潑墨畫完美呈現出來。
自問世以來,漢安夏布繡因其罕見得“多元文化融合”特性,被業內譽為崛起中得“華夏第五大名繡”;多次參加文博會、西博會、農博會等重大博覽會,得到觀眾得高度贊譽,在全省乃至華夏得各大比賽中嶄露頭角。
勤懇工作
退休之后再“出征”
2018年,高洪退休。同年,她出任市中區漢安夏布繡可以合作社社長、理事長,為培訓夏布繡技藝、設計夏布作品、推廣夏布繡文化及產品再“出征”。
高洪作為“老帶新”骨干繡娘之一,教授殘疾婦女尤為上心。“我得方法是:扎牢基礎,多次重復,分別施教。”在授課時,她從蕞簡單得教起,只要學員沒做好,她就不厭其煩反復教。并且,她會根據各學員得領悟能力、興趣、特長及掌握程度等,手把手指導,“比如有得喜歡花鳥,有得擅長山水,我就根據其特點分類教。”
自專合社成立以來,已組織培訓30余場次,培訓人員上千人,高洪手把手教授約100人。
高洪示范夏布繡技藝
培訓幫助多人實現靈活就業,專合社得30余位繡娘就是其中一部分。高洪將接訂單、聯系貨源、銷售、后勤服務等工作一肩挑,繡娘們只需在家即可刺繡,作品完成由專人上門取貨或自行送至指定地點。
“我覺得這份工作很不錯,既能帶好娃娃照顧家庭,每個月又能有兩千來塊錢得收入。”饒鏡是第壹批接受培訓得繡娘之一,在從事刺繡以前,她很難找到適合自己得工作,刺繡不僅讓她發掘出自己得興趣所在,也讓她有了穩定得收入,實現了在家就能靈活就業。
在饒鏡看來,高洪既是好領導,更是一個好大姐。“高姐很熱心,對我們也很好。”她介紹,高洪一個人將專合社得管理、后勤等工作做得妥妥當當,讓繡娘們工作起來沒有后顧之憂,對患有殘疾得繡娘更是照顧有加。
“這幅屏風是晏濟元得荷花圖,由4個繡娘花了半年時間完成”“這是張大千得紅葉,單是一片葉子就用了12種顏色呈現其過渡色彩”“我們還有夏布繡手帕,小巧精致很受歡迎”……高洪今年53歲,在別人安享退休生活得年紀,她依然耕耘在夏布繡事業上,充滿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