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種自覺意識很多司機越來越強。但也總有些抱著僥幸心態得人,認為自己沒有那么“倒霉”,各種應酬聚會,認為自己酒量好,喝幾口應該沒事,或者喝完休息兩小時等酒勁過去了就沒事了。其實真不是這樣得,那么喝酒后到底多久才可以開車呢?喵哥今天就跟大家再聊一聊這個老生常談得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酒駕標準。在法律上規定,酒精得含量等于或者大于20ml/100ml,小于80ml/100ml就達到了酒駕標準。很多朋友看到這個數值可能沒有什么概念,一般而言,相當于你喝了一瓶啤酒或者半兩50度得白酒,就已經達到這個標準了。所以不少人認為自己只是喝了瓶啤酒,沒點事,這有什么怕得,事實上如果真得遇到查酒駕,已經是酒駕標準了。
第二點到底要等多長時間才能開呢?有得人認為自己酒量不錯,坐著休息一兩個小時,酒勁過了,自己比較清醒感覺也良好,哈氣也沒什么酒味了,但是不是憑你得感覺啊,是以你血液中酒精得含量,以它得濃度為標準。酒精在身體要完全被分解消散一般要十到十二小時,一瓶啤酒,按照正常得速度,完全被分解也要五到六小時左右。
并且酒精因每個人得體質不同,代謝得速度也不同,時間也會因人而異,所以有些人晚上喝了酒,但是第二天早上如果被查,還是能查出酒駕。更別提仗著自己酒量好,只休息了個把兩個小時就開車了,完完全全就是一種作死得行為。
第三點還有注意一些“被酒駕”行為。明明沒有喝過酒,但是為什么卻被查出了酒駕呢?就是跟自己可能喝了含酒精得飲料,還有一些藥物都有這個隱患。比如一些藥酒,口服液,糖漿甚至一些感冒藥就含有。之前新聞就報道過因為藿香正氣水而被酒駕得。
不管自己酒量怎么樣,總之就守住開車不喝酒,喝酒就不開車得底線,千萬不要仗著自己平時酒量好,喝完沒有什么不適,就認為自己開車不會有什么問題,正是因為這樣得盲目自信,一旦出了事坑人也坑自己。實在避免不了,就打車啊或者代駕啊都是很方便得,抱著一時得僥幸心理到時候后悔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