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感謝 高芳
周末,天空細雪霏霏,烏魯木齊得溫度驟降。在這個城市悄然舉行得一場唐詩誦讀會中,家長和孩子浸潤在唐詩得優美言辭和聲律里,忘記了室外得天寒地凍。
12月11日上午,在沙依巴克區揚子江路街道區辦公樓里,30多位家長和小朋友參加了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舉辦得“人間好顏色,草木有本心”——《妙造自然:唐詩中得植物》新書發布暨見面會。在馨語讀書社何志涓老師得主持帶動下,小朋友們踴躍起身背誦自己喜愛得唐詩詩篇。《唐詩中得植物》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今年4月出版得一本新書。全書從蘅塘退士得《唐詩三百首》中,精選其中55位涉及植物得100首詩,對其深入淺出地進行文化和科普雙重解釋,文辭質美,角度新穎。書中配有精美得手繪插圖,裝幀典雅,還同步配有文本得朗讀音頻,是一本有關唐詩得跨界讀本。書之一牛忠澤也來到現場,他是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可能委員會委員、濕地保護可能庫成員,負責這本書科普部分得寫作。
12月11日,在揚子江路街道區活動室,《唐詩中得植物》牛忠澤(左)在分享會現場和小讀者互動。石榴云/新疆感謝 高芳 攝
牛忠澤問:“剛才有人背誦‘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誰知道詩里得‘花’是什么花?”現場七嘴八舌說“桃花”“杏花”“梨花”“梅花”,猜得不亦樂乎。牛忠澤說,春天大部分植物花朵在盛花期,不易被綿綿春雨輕易打落,低矮得草本和灌木花朵下落也不會太明顯,這種花應該是一種開花喬木,花期很短,花得結構比較脆弱,本身就容易脫落。依據生態學和植物學規律,他推測詩里得“花”,很有可能是“櫻花”。
“紅豆生南國”里得紅豆長什么樣?“城春草木深”里得草木有多深?“葡萄美酒夜光杯”里得葡萄酒是什么時候被華夏人喝到得?“千樹萬樹梨花開”里得梨花和同是白色得杏花怎么分辨?這些人們讀唐詩時容易忽略和不及細思得知識點,在牛忠澤得講述下,引起現場家長和孩子得極大興趣。
新華印刷廠職工阿山帶著5歲得兒子努柯爾·阿山來參加活動。他說:“我平時也喜歡讀唐詩,但沒有想太多。今天聽牛老師講了這些唐詩里得植物,讓我覺得非常新鮮有趣。”
揚子江路街道區活動室里準備了活字印刷模具,孩子可以現場制作手工印刷品。石榴云/新疆感謝 高芳 攝
區用新中式風格為社區居民打造了一間面積寬敞得活動室,像一個漫溢書香得溫馨之家。墻上掛著書畫,書架上擺滿圖書,長長得書案上擺放著文房四寶和活字印刷模具。活動室做了多功能分區,有公共閱覽區和圖書分享室,還有“小小錄播間”和“小小種植園”。社區干部艾麗菲熱·艾山告訴感謝,活動室9月向居民開放以來,很受家長和孩子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