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靜靜地,躺著,或坐著,不打盹,不玩手機,不刷屏,不動來動去,眼神失焦,放空心靈,休養生息,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感覺?在這個電子產品不離手,眼睛離不開電子產品的時代,你有多久沒有放空自己,遠離虛擬的世界,回歸到冥空里去了。
多少次你喊著:再玩就剁手,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沉淪到這些虛擬的東西里去。明知這樣不好,卻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能怎么辦呢?在這里,我頗具蒼白地告誡你:
除非你覺得這真的是治愈你的方法,或者你想把你的喜悅分享,或者你的心境是平和的,否則,不要輕易刷動態,抖音,微博,微信,論壇,貼吧等等這一系列被你拿來當作排遣無聊的方式的這些東西。你一整天浪費你的時間在上面,你又收獲了什么了呢?她們消除了你的無聊了嗎?排遣了你的孤單寂寞了嗎?平復了你的那一顆躁動的心了嗎?還是豐富了你的知識?拓展了你的視野?
啥也沒有!除了讓你虛度了光陰,讓你深感人生的無趣,增添了你的空虛,讓你像是無形中上癮了似的,一覺得無事可做就來拼命守著個手機像是守著貞潔牌匾一樣,刷來刷去刷半天也不知道在刷什么鬼之外,你回顧起來,還能想起什么?
你說你需要宣泄,你需要訴說,你需要有一個空間來分享你的心事。但是,我告訴你,訴說所能帶來的利處遠不及你為了此而遭受的負面影響大。如果你是為了分享你的快樂,那請只止步于分享你的快樂。如果你是為了訴說,那請關注與訴說的本身。
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有時候,訴說也是虛榮的體現。在無形中,你為了傾訴的效果,為了讓她聽起來不像是在無病呻吟,你不知不覺便夸大了事件的災難的本身,你夸大了事實,也讓傾訴變成了一種變相的炫耀,有時候,你說你是在訴苦,難道你不覺得,其實你一點兒也不苦,反而還很愉悅地去到處傳播她。
如果你是為了打發無聊,那么,我告訴你,你贏了,通過八卦別人的人生,偶爾對照一下自己的,在自我毀滅與自我勸慰的道路上走來走去,沒有人能夠阻擋你,等待你的,將是一生平庸。當然,你即使知道自己平庸卻不會有任何感傷之情。這對你的生活而言,當然是最好的。你完蛋了,我只能這樣說。
有些行為最好不要讓她有機會開始,特別是一些不好的習慣,一些你一直壓抑住的沖動,因為,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就會在無形成為一種慣性,你因什么而放任她開始的,在往后的漫漫歲月里,當你再次遇見同樣的狀態,你很容易就會再次重復這樣的行為。你讓自己任性了一次,這就意味著你對這方面堅決抵制的決心就開始變成一個破了洞泄氣的氣球,無論你事后如何補救,你都保證不了這個氣球不泄氣,不多破幾個洞。
漸漸地,就會有那么一天,你的這顆氣球千瘡百孔,完全泄了氣,你的抵制之心不復存在,你的那些不經意間就開始的行為,變成了你的習慣,變成了一種死纏著你不放的魔咒。你想或者不想,你都擺脫不了她。比如說,抽煙,喝酒,說粗話,各種各樣奇葩的行為,以及感情。
我想,人的生活不應該是常常如人們抱怨中的那樣無聊的,因為,人間本來就有好多事可以做,只是你提不上興趣去做。運動,藝術嘗試,文藝發展,明明可做而又有意思的事情就各種各樣啊,怎么會無聊呢。
最重要的是,要有去嘗試的積極性。你不能說因為你不懂,你就不去做。不能說沒什么太大的興致就不去嘗試。事物的閃光點不是每每都顯現在我們面前的。我們要通過接觸去發現美,還有培養感情。
你都不了解,你憑什么斷定一種東西的魅力無窮或者索然無味。所以,如果覺得無聊,就要去發現興趣,沒事找事做。閑暇的時候,看看書,隨意亂涂亂畫,學學一些樂器,運動,去到處逛逛看看美景。我們明明可以有更平和的消遣方式,為什么一定要執迷于一些喧囂而又煩心的東西呢?
品性溫良,待人溫和。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別人身上,要克制,不隨意就大動肝火。如生氣就能解決問題,那早就不存在生氣這回事了,如果是這樣,一切會讓人大動肝火的事情早在幾百萬年之前就都被解決掉了。
我想,我們都應該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再來探討事情的對與錯。特別是面對一些人屢勸不改只要一看見便讓人在一秒鐘之內火冒三丈的習慣性行為時,我們更應該壓制住自己的脾氣。習慣,需要雙方互相體諒妥協并且慢慢來改,因為本來一刻也急不來,比如說有些人沉迷于游戲,比如說酗酒。
沒必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就互鬧不愉快。痛苦都是相對,你讓別人痛苦的同時,不可能說你心里面就歡喜萬分,除非你是變態,以虐別人為趣。
不過追根到底,變態的內心深處同樣也是痛苦不堪的,他的心中裝滿了負面的情緒,仇恨,嫉妒,憤憤不平……娛人者自娛。
找點正事做吧,這是解決一切煩憂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