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一起
是我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每年這一天,
我們思念故人,追憶往昔
并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愿
關于中元節的起源傳說,比較可信的是源于一個祭祖的節日,直到魏晉南北朝時,隨著佛道二教的滲入,最終形成中元、盂蘭盆的節日形式。
中元節,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地位一度“置頂”!
那中元我們也要吃餃子嗎?
01面塑
晉北地區,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
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
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余。
02吃鴨
中元節,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
在江蘇省部分地區,很多人還會在中元節當天吃扁食,一種以面粉和糖做成畚箕形的食品。
在浙江省臺州市的天臺,會吃“餃餅”,一種類似于春卷的食物。
03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的干糧。
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04吃瀨粉
聽說過拌粉、牛肉粉、炒粉,卻不曾聽過“瀨粉”。
瀨粉是一種用米粉和熱水制成的粉條,是廣東地區的傳統小吃。
廣東人在中元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碗瀨粉和燒鵝瀨。
中元節吃瀨粉有著長長久久、多福多壽的美好寓意,廣東人在慶祝壽辰的時候也會吃這道美食,有添福加壽的寓意。
你的家鄉中元節這天又有什么飲食習俗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