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小鵬、蔚來以及理想等新勢力車型,無疑是大部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型的首要考慮對象。而“傳統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存在感相對較低,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品牌給人固有的印象外,最主要的還是選擇少。就連大眾,這一汽油車領域的“老大哥”,也是在前不久才正式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車型——ID系列。??
??從ID系列的車型可見,大眾對待“新能源車”這件事上,似乎又與新勢力車企有著較大的不同,而作為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造車企業,大眾造的電動車競爭力到底怎么樣?疆哥經過對ID.4 CROZZ一周的試駕,心目中也有了答案,具體的表現如何,往下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疆哥此次拿到的版本是ID.4 CROZZ長續航PRO兩驅版(下文簡稱為ID.4),官方指導價為23.99萬元,續航里程為550km(工信部數據)。在配色上,并不是常見的灰色,而是頗為亮眼的紅色…??
??言歸正傳,ID.4作為新能源車型,其實,在外觀上你就能明顯的發現它的“身份”。當然,并不止是它掛著的綠牌,而是“設計”。
很明顯可以看出,ID系列的車型在設計上是有別于大眾的傳統汽油車型,整體的設計更加簡潔。??
????
??當然,大眾并沒有打算打破消費者對于車的“審美標準”,因此,ID.4整體給人的感覺其實不算超前。你能看出它的“新”,但也都是在你所適應的范圍內,消費者無需經過適應到接受的過程。??
??盡管如此,你還是能開著它收獲不少的回頭率,特別是在夜里。ID.4前/后都采用了貫穿式的燈組設計,其中包括“大眾LOGO”,也會一同發光。配合其SUV的體型,看上去如同一位穿著盔甲的“武士”。???
???在說內飾之前,先要說一下ID.4的門把手設計,其采用的是“固定式”設計而非“彈出式”。通過內部的按鍵即可將車門打開,符合大部分人的開門習慣,同時還不失設計感。相比大部分新勢力車型上采用的隱藏式把手設計,明顯來得更加實用,也不用擔心門把手冬天被“凍住”的問題。??
??進入到車內,無可厚非,ID.4的內飾確實算不上驚艷,整體的設計相當簡潔。談不上高級感,但相當實用,哪怕是你第一次坐進去ID.4的駕駛艙,你也基本沒有“適應過程”,其中包括內飾布局,以及車機的UI界面,都是很清晰、明白。??
????
??到了晚上,車內多達30色的氛圍燈,一下車將車內的調性提到最高。??
??特別的是,ID.4雖然作為一臺新能源車,但它還是保留了“啟動按鍵”。主要原因,疆哥認為是與它的設定有關系,當主駕駛下車后,它會默認你是要離開,車內也進入了斷電狀態。但如果此時車內還有其他乘客的話,你就需要按下“啟動按鍵”進行通電,車內的空調、多媒體才會繼續運行。??
????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它的換擋機構,設計相當的新穎,但操作起來其實不難,掛前進擋(D擋),向前扭一下;掛后退檔(R擋),向后扭一下。這樣的設計,還是相當罕見的。??
??遺憾的是,由于車輛是?試駕?車,疆哥并未能通過車主認證,無法登陸到個人賬號,對車機系統進行聯網以及更多功能的體驗。而對于之前網絡上吐槽車機系統卡這一問題,經過疆哥的實測,并沒有出現這一問題,功能之間的切換以及動畫,整體看上去都是流暢的。??
??到了后排位置,ID.4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大”,以體驗者178cm身高為例,在前排調整好坐姿的情況下,后排的腿部空間2拳有余,非常的寬敞。
??同時,在儲物空間上,ID.4僅有尾箱空間,車頭布置了機械部件。不過,尾箱的空間也是足夠的大,并且布局相當規整,加上后排支持4/6放倒,放置大件物品也基本沒難度。??
??對于新能源車,談太多的動態感受似乎都是做無用功,畢竟,消費者真正關心的不在此,加速力、續航里程以及充電速率,這才是消費者想知道的。
首先是加速力,作為電動車,ID.4加速力還是很強的,但跟其他的純電車型不同,并不會給你帶來“大腦充血”的刺激感,更像是“性能”燃油車的推背感。??
??而且得益于電輸出的特性,踩下電門后的動力輸出是非常直接的,隨時進行超車動作都是輕松的。因此,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ID.4是在可控的范圍內,也能給你帶來快感。??
??當然,并不是大眾不能把電動車的加速做得更加“猛”,而是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續航里程。??
??從實際的體驗中,可以明顯的發現大眾對于加速與續航兩者之間的權衡,明顯是要偏向續航。主要體現在,無論你是使用舒適還是運動模式去駕駛,耗電量都不會相差太多。??
??因為,在舒適模式下,雖然動力輸出沒有運動模式來得猛,但同時,動能回收的力度相對輕微一些。而在運動模式下,當你松開油門的時候,動能回收的力度非常明顯。而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要保住續航。??
??實際續航表現,在80%的電量下,續航里程大概400km左右浮動。值得表揚的是,ID.4行車電腦顯示的續航里程相當的準確,表顯與實際值,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出入,給足了駕駛者信心和心理準備。??
??另外,在充電速率上,疆哥特地找到了大眾投資開發的超充站(開邁斯)。經過疆哥實測,車輛從24%沖到80%,續航提升250km左右,用時大概需要30分鐘。??
????
??另外,充電費用為59.04元,折合來算,每公里大概為0.2元,如果在家有自己的充電樁的話,費用會更加低。??
??目前,該超充站在廣州周邊的普及程度還算高,但在其他地區還比較少,離大面積的普及,還有一段不少的時間。普及后,哪怕是家里沒有充電樁,在用車上其實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
??總的來看,傳統車企相比新勢力車企,所考慮并且兼顧的東西會更多。因此,在部分設計以及標定上也會更加的保守,而這在大眾ID.4車型上就能體現。它并不急于在數據、設計上博眼球,相反,為了能夠有更好的實用性,ID.4?還?進行了適當的取舍。??
??扎根汽車市場多年的大眾,對汽車的功能和用途,有一番自己獨特的理解。總體來說,沒有花里胡哨,也沒有秒天秒地秒空氣的性能,大眾ID.4更是一臺實用型的電動車。當然,對于新能源車來說,大眾才剛剛發力,未來還會有全新的SSP平臺,首款車型ARTEMIS將在2025年正式推出。作為傳統車企的“大哥”,大眾電動化的決心和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對于大眾ID.4,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疆哥跟你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