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的耳邊又響起了一首童謠:“二十三、糖瓜年…”,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朋友們都知道,進入小年也就是真正過年了。大家忙著準備年貨,清理衛生,走親訪友等等活動了。
可是,你了解小年的文化傳統和一些習俗嗎?我是養花綠植,在小年到來之前,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一、小年的時間是怎么確定的
大家可能要問: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是什么時候?翻看日歷,大家會看到。農歷2020年小年是:2月4日,也就是臘月二十三。
可這是北方小年,而南方的小年,卻是農歷臘月廿四,也就是陽歷2021年2月5日。為什么會出現差異呢?
小年,具體的時間節點,在各地有所不同。北方地區,通常是臘月二十三;而到了南方地區,則是把臘月二十四當做小年。可見,北方與南方過小年的時間正好相差一天。
二、南方與北方為什么有差異呢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叫“官三民四船五”。什么意思呢?這是針對小年來說的,大家可能也聽說過,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到了老百姓家,則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船家則是臘月二十五。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據說,在北方地區,從南宋朝代以前,都是政治、文和經濟中心。自然而然,受政府官員的影響就大。老百姓為了沾沾官氣和貴氣,也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過小年。因此,到了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但是到了南方地區,因為遠離政治文化中心,受到官氣影響小,便保持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而居住在江河湖海湖的老百姓,是保留了船家的傳統習俗,把臘月二十五當做小年。
三、小年的由來是什么
小年的時候,我們最重要的習俗是辭灶,也就是祭拜灶王爺。傳說,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匯報這家一年的生活情況。因此,為了讓灶王爺多多美言,家家戶戶進行祭拜。
據說,灶王爺叫張單,是一個俊俏公子。其娶妻后游手好閑,花天酒地,最后成了乞丐,沿街乞討。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家,羞愧難當,一頭鉆到灶鍋底下,被大火燒死了。
玉帝知道張單回心轉意,便封他為灶神,掌管民間,每年小年上天匯報。為了讓灶王爺上天多多美言,人們便開始祭拜灶王爺。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當然,到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終于迎來了傳統佳節,開始進入過年的節奏。
四、祭拜灶王爺的風俗
小年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習慣叫“辭灶”。灶王爺要到天庭,匯報一年的工作,家家戶戶都要灶王爺,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
這一天,人們都要準備一些糖瓜、棗、柿餅、糯米餅等,還有麩皮、豆子和清水等等,糖瓜、柿餅等是要粘住灶王爺的嘴,到天上不亂說,多說甜甜蜜蜜的好話。麩皮、清水等是給灶王爺喂馬用的,助其一路順風。
二十三,過小年。實際是一個標志性的節日,是進入過大年的開始。在民間,有個說法,叫“辭灶不辭在外面”。是期盼在外的游子,務必爭取過小年前回家,全家團圓圓圓過大年。
【小結】
小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辭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等等,具有美好的寓意,是過大年的序幕。
無論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還是二十四或二十五過小年,人們都美好愿望是一致的,都是祈求新年幸福安康,來年好運連連。
小年過了,大年春節就近了,祝朋友們春節快樂,闔家幸福!新的一年,事事順心,萬事如意!
#2021年味兒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