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健康的我們來說,只是單純的恐懼癌癥這兩個字,對疾病本身其實并不了解!
而對于已經患癌的人來說,可怕的從來都不是癌腫本身,而是因癌腫造成的疼痛!
在我國全部的癌癥患者中,初次就診時就有25%的患者已經出現了疼痛。
進入晚期后的癌癥患者,超過了80%都伴隨了癌痛,這其中又有1/3都是出現了難以忍受、持續性存在的重度疼痛。
這種痛感來自于癌腫壓迫和侵犯周圍組織、造成器官粘連、骨轉移、癌癥治療時產生的痛感、感染以及空腔器官梗阻等多個方面!
那么問題來了,癌痛真的就只能默默忍受、無法緩解嗎?
1、藥物治療:WHO其實在已經將癌痛治療,列為了癌癥治療的重點之一。控制癌痛既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到目前為止,臨床最常用到控制癌痛的辦法,就是三階梯給藥,也就是按照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疼痛程度給藥治療,這包括了非緇體類抗炎藥、弱阿片類藥物、強阿片類藥物等三大類。
按照醫生規定進行用藥,患者不僅會產生藥物依賴或藥物毒性,且疼痛還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2、控制癌灶:治療癌痛的同時,患者也不能放棄對癌癥本身的治療。大家應當分清楚主次關系,癌痛之所以會出現,正是因為癌腫在不斷發展。
因此,當治療過程中產生疼痛感時,患者應當積極和醫生進行溝通,看是否需要選擇其他的方式繼續進行治療,或服用相關藥物減輕疼痛后繼續配合治療,只有將癌腫控制住,癌痛才不會進一步發展;
3、物理止痛法:臨床上用于緩解疼痛的辦法多種多樣,除了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也可緩解疼痛。
比如在疼痛出現后,可以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還可以利用按摩、涂抹清涼油等辦法轉移注意力、化解痛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物理止痛法之前,應當詳細咨詢自己的主治醫生,避免因不當操作影響癌癥治療,給身體造成其他的痛苦;
4、轉移注意力:有時癌痛的出現,除了身體上真實存在的疼痛之外,還與患者的個人心理活動有關,當刻意去關注一件事情時,痛感就可能會加重。
因此,在接受正規治療的同時,患者還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痛苦。
比如聽一些自己喜歡的舒緩音樂、追劇、家屬陪患者聊天,多講一些美好的事情,這既能夠安撫患者,還能給患者充分戰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更好的堅持下去。
除此外,還可以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做一些適合患者的用藥運動,促進身體放松、保持心情愉悅。
在臨床看來,無論是癌腫和癌痛,都不是最可怕的,放棄治療才是最可悲的。臨床有相應針對癌痛的治療辦法,所以患者沒有必要自暴自棄、選擇放棄治療。
要知道,就算癌癥無法實現臨床治愈,通過科學的治療后,也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