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和癌癥一樣進入高發(fā)階段的抑郁癥困擾了不少人。抑郁癥是一種精神方面的疾病,它不是單純的心情抑郁,而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得了抑郁癥的人不僅容易心情低落,思維和行動也變得遲鈍起來。病情嚴重的人不僅有自殺的傾向,甚至還會出現(xiàn)幻覺幻聽。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人們對抑郁癥的不斷認識,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人們對抑郁癥患者的理解和包容也越來越多。其實得這種病的人不是矯情,不是軟弱,而是他們腦子里缺少了能讓人感覺幸福和快樂的胺類物質。但是醫(yī)學專家們又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得抑郁癥的人,不僅僅是因為缺少了胺類物質,下面幾個原因都可能導致抑郁癥的發(fā)生。
遺傳因素
雖然沒有從醫(yī)學角度確切地得到抑郁癥具有遺傳性的證據(jù)。但是從大量臨床樣本中,我們可以看出抑郁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父輩中有人得過抑郁癥的話,下一代人得抑郁癥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
成長經歷因素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物質水平提高了很多,但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精神世界是被忽視的。成長環(huán)境中的陰影,可能會影響他們以后的生活。數(shù)據(jù)表明,在成長過程中,被給予充足關愛的人,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比一般人低得多。而在成長中受過傷害的人,不僅容易膽怯、自卑,精神也更容易抑郁。
生活壓力因素
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每個人的生活節(jié)奏都是非常快的。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每個人背負的壓力都很大。我們不僅要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瑣事,還要背負工作上的重重壓力。在高壓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及時調節(jié)心情,時間久了之后就容易患上抑郁癥。
在了解了抑郁癥形成的原因之后,如果你已經預示到自己有抑郁的傾向,應該要怎么做呢?
如果你覺得自己長期心情低落抑郁,做什么都提不起勁,對生活失去了希望。這個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傾訴而是確診。得了抑郁癥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這個時候一定不要諱疾忌醫(yī),應該及時求助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如果病情得到確診,應該立即聽從醫(yī)囑。病情嚴重的話,要借助藥物的輔助,控制住病情。
有抑郁癥的人需要更多的關懷,在確診病情之后,也要及時將實情告知家人。這么做的原因,不是希望得到家人更多的關注,而是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在你心情抑郁不想動,不想起床的時候,家里人也不會再一遍遍地催促你,而是給你更多的寬容和自由。
現(xiàn)在得抑郁癥的人越來越多,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這個病情,關注抑郁癥人群。他們是一群暫時失去快樂能力的人,他們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已經默默和自己斗爭了很久。看了上面的內容,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癥形成的原因,更加關愛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