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是夏天最熱的時候,環境又潮濕又悶熱。如果我們在三伏天注意養生,那對我們的健康將大有裨益。
高溫天氣會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首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中暑,三伏天的氣溫都達到了30度左右,而最適合人們生活的溫度是26度。超過26度后,身體會不出現不良反應。溫度越高,影響越大。尤其是三伏天,各地氣溫高,人體就會中暑。
其次夏天雨水多,天氣炎熱。天氣又熱又潮濕。脾虛濕旺,不易祛除,易致病。濕氣停留在身體、肌肉和關節中,阻礙氣血的運動,嚴重者,身體會出現四肢沉重、胸悶、惡心、腹瀉等癥狀。
三伏天又熱又濕。所以我們在養生方面應該遵守自然規律,順應天時,需要清熱祛濕,需要我們注意以下養生要點來調節我們的身體:
1.多喝水
炎熱的夏天,多喝水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還有助于清潔腸道,防止身體上火。每天至少要保證有2000毫升以上的溫水,這樣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此外,每天早上醒來喝一杯200毫升的溫水,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腦血栓形成。不能用碳酸飲料代替,一定要喝開水或礦泉水。
2.飲食要清淡
三伏天又熱又濕,不宜吃生冷的食物,因為生冷的東西會傷到脾胃的陽氣,如果傷到脾胃的陽氣,很容易產生濕氣。因此,這個時期不宜吃生冷食物。吃清淡的食物是第一原則。
另外,天氣濕熱,容易阻塞脾胃功能,這也是夏季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因此,此時飲食的一般原則是多吃酸性或涼性食物。比如綠豆、薏仁、百合、黃瓜、西紅柿、等,都是夏季飲食的好選擇。
3.睡眠充足
雖然三伏天天氣悶熱,容易失眠,但一定不能熬夜。最好早晚上11點前入睡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滋養腎臟。夏天心火旺盛,所以中午,也就是從11點到下午1點,可以午睡一會,這對清心火,補腎很有幫助。
4.運動養生
夏季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里買適當運動。夏天陽氣很強。此時應參加體育鍛煉,以刺激陽氣,促進全身氣血運行。適當的排汗可以排出體內的寒氣。夏天,要適當曬太陽,但不要劇烈運動,否則會傷到元氣。建議選擇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散步或慢跑。
5.注意防寒除濕
夏季重點在養心,而養心最基本的要點就是防寒除濕。不應該經常吃生冷的食物,在室內,空調房和室外的溫差不應超過5度,室內溫度最好在26度左右。空調不應該直接吹到身體上。如果直接吹在身上,很容易引起頸椎、腰椎和關節疼痛。
平時可以多喝點紅豆薏米水。對于寒濕侵襲經絡的人,效果很好;如果在戶外活動,要避免潮濕的環境。雨后,太陽一出來,外面的空氣就悶熱潮濕,盡量不要選擇在這時候鍛煉。
溫馨提示
一般來說,夏天人的食欲會越來越差。另外,人們吃大量的寒食會刺激脾胃,從而影響消化和健康。平時,可以多喝些姜湯來養胃。夏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中午午休半小時,既能放松身體系統和大腦,又能預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