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況
沈陽萬豪大酒店(見圖1) 位于沈陽市青年大街南端,與五里河體育場隔街相望,是沈陽首座五星級賓館。酒店占地面積2.58萬m2,建筑總高度93 m,總建筑面積7.1萬m2。
圖1 建筑外景
酒店地下2 層,地上26 層,其中地下層設有小型汽車停車庫、員工食堂、員工更衣淋浴間、酒店管理辦公室、垃圾房、洗衣房、水泵房、變配電間、柴油發電機房、制冷機房等。
1~5 層為裙樓部分,設有陽光大廳、中西餐廳、VIP 包房、自助餐廳、日韓式料理餐廳、可容納500人的大宴會廳、精品店、雪茄吧、理療按摩區、桑拿洗浴區、室內游泳館、健身房、多功能會議室、商務中心及廚房、空調機房等。
6~26 層為塔樓部分,設有462 間客房,其中包括1 套總統套房、1套豪華套房。26 層為設備層,設有新風機組、加壓送風機、排風機、排煙風機等。
2 設計參數
夏季室外計算干球溫度31.4℃,濕球溫度25.3℃;冬季室外計算干球溫度- 22 ℃,蕞冷月平均相對濕度64%。
室內設計參數見表1 。
注:室內設計溫度波動范圍為±1.5℃,相對濕度波動范圍為±10 %。
3 空調設計
3.1 裙樓部分
1 層陽光大廳面積600m2,高16.8m (見圖2),東面為高13m的玻璃幕墻,空調設計難度較大。設1臺風量為1.8萬m3/h的組合式空調機組,沿1層頂板下設16 組條縫送風口側送風,設1臺風量為3.6萬m3/h的組合式空調機組,沿玻璃幕墻下設20 組地板送風口送風,同時設2座風塔送風,使廳內綠色喬木自然擺動,采用局部下回風方式。設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系統,加熱管間距225 mm。地熱管上部敷設?4mm,規格為150mm×150mm的鋼筋網,填充的細石混凝土中加入5%的防龜裂添加劑。首次供熱每周提高供水溫度8℃,直至供水溫度達到60℃。
圖2 陽光大廳平面圖
中西餐廳、自助餐廳分別設獨立的低速單風道定風量全空氣雙風機空調系統,采用上送風,上部局部回風方式。VIP 包房、日韓式料理餐廳、健身區、精品店、雪茄吧、多功能會議室等設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采用雙層百葉上送風,門鉸式風口上回風方式。
室內游泳館設1臺風量為2萬m3/h 的組合式空調機組,沿外墻設立式暗裝風機盤管,冬季送熱風;設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系統,加熱管間距200mm。大宴會廳面積近580m2,高7.5m,設1臺風量為1.3m3/h的組合式空調機組,采用條縫對夾式送風口,總長45m,配32組靜壓箱,采用上送風,上部側面局部回風的氣流組織形式。
空調機房主要布置于地下1 層和地上4 層。
3.2 塔樓部分
客房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側送風,下回風。于26 層設4 臺風量為1.2萬m3/h的組合式新風機組,通過14 根豎向新風管將新風分別送至每間客房(見圖3)。
圖3 客房空調平面圖
4 通風設計
主要房間送排風量見表2 。
表2 主要房間送排風量
1) 自然補風。
地下1,2層汽車庫、制冷機房、變配電間、發電機房、水泵房、洗衣房、垃圾房等設計機械送排風系統,冬季送熱風,夏季送室外風。
廚房設局部排風與全面送排風系統,主副食灶臺產生的水汽、油煙經進口運水煙罩降溫、除油后,由置于裙樓5 層屋面的箱式離心風機排至室外,廚房送風量按排風量的80 %考慮。VIP 包房、會議室多數位于建筑物內區,冬季空調熱負荷較小,存在供冷的可能,在空調系統采用兩管制的前提下,通過加大房間新風量,適當降低新風送風溫度,同時設機械排風系統,且與新風系統一一對應,可以滿足房間的舒適度要求。沈陽春秋季氣候干燥、溫度變化快、周期短。春季供暖末期(4月初),內區通過加大新(排)風量,降低送風溫度,以滿足空調要求,外區保持新(排) 風量不變,風機盤管中、高速運行送熱風,以滿足供熱要求。供暖期結束(4月20日)至5月上旬,室外新風經過濾直接送入室內,排風則由排風系統排至室外,以滿足內、外區使用要求,5月中旬,制冷機組部分負荷運行,進入夏季供冷期。新風機組、排風機組配變頻調速裝置,內區新(排) 風管、送(排) 風口按過渡季新風量確定截面尺寸。新風管、排風管穿越房間隔墻處均設消聲器。日韓式料理餐廳餐桌下設機械排風系統,排風管設于地板夾層內,室內無排風罩,美觀、清潔。
圖4 為VIP包房空調平面圖。
中西餐廳、大宴會廳設雙風機空調系統,回風機兼作排風機。冬、夏季保證15 %的蕞小新風量,過渡季采用全直流方式運行。
室內游泳館設雙風機空調系統,同時設顯熱交換器。
客房衛生間排風通過豎向14 根風管及設于26 層的4 臺風量為1.1萬m3/h 的風機排至室外,每間衛生間均設消聲排風口。
5 空調冷熱源
本工程空調冷源為3 臺進口2108kW離心式三級壓縮冷水機組,3 臺進口冷水循環泵并聯使用,互為備用。制冷機房設在地下2 層。
3臺450t/ h 方型冷卻塔布置在裙樓5 層屋面,3 臺冷卻水循環水泵并聯使用。
鍋爐房提供95℃/70℃熱水,經板式換熱器產生65℃/55℃的熱水,供冬季空調及地板輻射供暖系統使用。
6 空調水系統
經多方論證協商,空調水系統采用兩管制變流量系統,空調水管路為同程式,不分區,每層分支環路設平衡閥進行初調節。分5個環路,地下層1個環路,裙樓、塔樓各2個環路。
空調水系統采用變頻補水定壓裝置(配膨脹罐) 補水、定壓。
空調系統采用0.2MPa低壓干蒸汽加濕。
7 防排煙系統
所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設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加壓送風機采用消防專用軸流風機,布置于5 層屋面及26 層設備層內。
地下汽車庫機械排風系統兼作排煙系統,排風(煙) 量按6h-1換氣量計算,設置2 臺排煙風機,并聯。平時上部排風1/3,下部排風2/3;火災時,上部排風支管全自動排煙防火閥及下部排風管防火閥均自動關閉,火災區排風支管全自動排煙防火閥重新開啟,聯鎖風機開啟排煙。汽車庫機械送風系統兼作補風系統,補風量按5h-1換氣量計算。每個防火分區框架梁下設置固定擋煙垂壁,分成兩個防煙分區。地下層變配電間采用氣體滅火系統,火災時,自動關閉所有穿越此房間風管的防火閥,滅火后,自動或手動開啟下部排風口排除殘余氣體。
陽光大廳按中庭方式考慮排煙,排煙量不小于6h-1換氣量。
塔樓內走道設機械排煙系統,排煙風機置于26 層設備間。
8 空調自控
酒店設計樓宇自控系統,地下2層設有自動控制中央機房,對各樓層空調系統運行實現微機自動控制、監測。
8.1 冷水機房
本工程空調水系統采用兩管制變流量系統,分、集水器之間設置壓差旁通裝置,冷水機組、循環水泵按設定程序開啟,每臺機組可實現10%~百分百負荷自動調節。3 臺冷水機組并聯運行,每臺機組冷水、冷卻水進水管均設電動蝶閥,與機組聯鎖,可實現機組與水泵互為備用、交替運行。圖5為空調冷水系統原理圖。
1 離心式冷水機組 2 冷(熱) 水循環泵 3 分水器 4 集水器 5 壓差旁通裝置 6 電動蝶閥 7 補水定壓裝置
圖5 冷水系統原理圖
8.2 冷卻水系統
為使機組在過渡季冷卻水溫低于18 ℃時仍能正常運行,在冷卻水供回水總管間設電動調節閥,當水溫低于18℃時,電動閥按比例開啟,一部分循環水由旁通管流回,與低溫水混合,提高冷卻水溫度,保證機組能夠正常運行。
8.3 空調末端設備
空調機組、新風機組送風總管上設溫度傳感器,其所測風溫與設定值比較后,輸出電信號,調整回水管比例積分電動調節閥的開度,調節水流量,保證回風溫度在設定的波動范圍內。
設于表冷器(兼加熱器)后的溫度傳感器所測風溫低于設定值(5℃)時,防凍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由控制系統關閉電動新風閥,同時回水管電動調節閥開到蕞大。
通過調節回風、新風、排風電動風閥比例關系,雙風機空調系統達到蕞小新風量及全新風運動狀態(見圖6)。
1 組合式空調機組 2 送風管3 回風管4 新風管5 排風管6 電動風閥7 回風閥8 電動調節閥9 送風機10 回風機
電動風閥與空調機組聯鎖;過渡季電動風閥全開,回風閥全關;空調工況電動風閥開度設為15%。
圖6 組合式空調機組配管示意圖
風機盤管采用恒溫器控制回水管上的電動兩通閥的開關狀態,達到控制室內溫濕度的目的。
9 結語
本工程自1996年開始設計,1997年根據投資方意見,對建筑布局、功能進行調整,1998年與裝修公司配合,邊設計邊修改邊施工,多工種交叉作業。1999 年8 月試營業,2000 年交付外方投入使用,空調系統經幾年運行,完全達到使用要求,筆者設計該工程得到一些體會,歸納如下。
9.1 原擔心的陽光大廳冬季設計參數達不到要求,13 m高玻璃幕墻局部會結露,靠近外窗部位會有冷輻射等問題均未出現,地板送風口送熱風與低溫地板輻射供暖系統配合使用,效果良好。但1999年夏季試營業期間,因搬運家具陽光大廳旋轉門敞開,室外大量熱濕空氣侵入,玻璃幕墻由于溫度低而結露,嚴重影響陽光大廳通透效果;地板送風口送冷風,冷風射流使玻璃幕墻形成一火炬形圖案,影響視覺效果,經調整風口角度,控制風口風速不大于1m/s,問題得以解決。
9.2 游泳館空調機組冬季送風溫、濕度均較高,長時間運行會造成內置電機燒毀,所以電機應外置。
9.3 塔樓客房衛生間排風管設有防火閥,使用2年后發現閥體有銹蝕現象,開關不靈活,建議采用鋁質配重式風管止回閥。
9.4 關于空調水系統制式問題,投資方要求采用四管制,經調研、協商后實際采用兩管制。實踐證明兩管制系統運行可靠、經濟。
于互聯網,: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