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天,開始有支付寶花唄用戶收到消息,收到了“花唄服務升級”提示,提示客戶需要簽署《個人征信查詢報送授權書》,同意授權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查詢/報送相關信息。不少用戶詢問后得知,原來花唄的相關信息會逐步納入到央行的金融征信系統中,未來花唄運營方也有權查詢用戶的征信了。如果用戶一直不簽署,那么可能影響花唄的使用,其實就是不再授予額度了。
其實這也是早早晚晚要發生的事情,因為在3個多月前,也就是2021年6月,當螞蟻科技獲得了銀保監會的消費金融牌照,籌備設立螞蟻消費金融公司時,當時的說法就是花唄借唄是要進行戰略轉移,他們未來不會退出市場。將賦予合法的放貸產品身份,繼續向支付寶的用戶們進行放款。后來的消息就是6個月內,花唄和借唄的業務全部轉移到螞蟻消金公司之內,原來的放貸主體小額貸款公司將被替換。
銀保監會的批文顯示,這家叫做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被準許開業。注冊資本80億元人民幣,螞蟻科技出資40億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50%,屬于可能嗎?的控股地位。剩余一些金融機構分別持有剩余的股份,基本上就是合作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其實這個股份比例也是為了符合銀保監會的規定,如果允許獨自擁有,估計螞蟻科技早就全部持有了,但是我國要求消金公司的股東必須有金融機構,而螞蟻科技自身不具備。同時螞蟻科技表示,在未來六個月內,將借唄和螞蟻花唄業務全部納入新成立的螞蟻消金業務范圍。螞蟻消金公司可以說成為了我國蕞大的消費金融公司,規模遠超過捷信消金,不論是從客戶的數量方面,還是從整個放款額方面都是遙遙領先。
如果沒有此次的授權查詢和使用央行征信信息的事情,作為螞蟻花唄和借唄的用戶是無感覺的。螞蟻仍然會不斷提供這兩項借款業務,之前預測可能調整放款規則和放款額度,但現在看來好像沒有任何改變。這兩項業務的借款利率區間在萬分之1.5到萬分之6.5之間,大部分都是在在萬分之4左右,如果折算成年化利率,將近達到了年化利率15%。這個利率其實已經非常高了,如果借款人違約變成逾期借款的話,那么加上罰息和手續費,那就更加高了。很多客戶以為轉到正規金融機構運營之后,利率會有效的下降,看來就要失望了。
那么此次花唄被接入征信系統,有可能不但是螞蟻消金公司的要求,也有可能也是監管部門的想法。但是對于客戶來說,有可能感到不太舒服。但是在之前即使沒有授權花唄接入人行征信,難道螞蟻科技方面,沒有通過這么信用分或者合作體系內信息共享的方式,難道不仍然是獲得了用戶的人行征信信息嗎?只不過此次是完全的規范化的運作,要求客戶明白地知道自己的央行征信信息可以被查詢,也可以被記錄。
那么花唄應不應該接入央行征信系統?這值得可能們進行商榷。花唄本身不是一種借款,而是商家給予消費者的一種買方信用。但是現在螞蟻作為了實質上的付款擔保方,就構成了對于用戶的債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花唄變成了所謂的虛擬信用卡業務。螞蟻消金公司只有消費金融的業務經營資格,其實是不能去發放虛擬信用卡的。在我國的金融分類監管規定中,所有的信用卡業務只有銀行才能經營。那么螞蟻消金的花唄業務轉移合不合規呢?當然螞蟻借唄的業務是有資格經營的,它是標準的消金公司的標準業務。
再說回花唄,如果消費者或者說花唄用戶,在蕞后還款日之前已經將花唄全部還清,那可能嗎?不構成一種借款,還是買方信貸,花唄不構成放款,也不收取利息,那么花唄可以事先去查詢用戶的央行個人征信嗎?但是如果到期日之前用戶未能還清,確實構成了實際借款,但是這也是花唄方面事先預料到的后果啊,為什么要查詢央行征信呢?
其實過去螞蟻科技一直想光明正大地得到用戶的央行征信的大數據信息。雖然芝麻信用分已經數據很全了,但是可能嗎?比央行征信數據更加可靠和精準。但是過去受制于他們的非金融機構身份,央行是不同意接入的。現在花唄的運營方已經變成了螞蟻消費金融公司,那么自然可以得到用戶的央行征信的查詢、登記、以及增加用戶金融信息的權利。那么我們想想對于螞蟻花唄的業務經營是不是如虎添翼了呢?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用戶金融信息,精準地進行客戶分類,并且有效地提升他們的放貸利潤。
但是對于用戶來說其實是弱勢的,如果不接受那就被關閉花費額度,如果接受就必須要付出央行金融個人隱私信息被查詢和登記的代價,真的沒有太多的選擇。那么在此情況下有什么替代方法呢?其實也有一定的替代方法,那就是用戶關閉自己的花唄功能,但是在自己的支付寶中關聯上一張信用卡作為支付手段。那么付款時即使用信用卡進行付款,仍然可以享受到信用卡蕞長45天的免息支付。先消費后付款,同花唄的體驗是一樣的,在信用卡還款日之前,按時直接歸還信用卡就可以了。
銀保監會的監管準則,“將互聯網金融納入監管”,給了螞蟻科技一個新生的機會。通過此次索取央行個人信用信息的過程,未來螞蟻消金將會更加精準的定位客戶,花唄用戶的利率設置將更加千人千面,如果利率仍然維持原有的水平,那么螞蟻消金可以賺到比以前更多的利潤。
其實對于花唄用戶來說,未來業務如果由螞蟻消金運營,又要了客戶的金融征信數據,那么將花唄的利率水平降下來。給予客戶更多的實惠,做好普惠金融可能更好,但是螞蟻消金會這樣選擇嗎?那么在此時,德先生還是建議,個人重要的金融隱私信息能少給出來一點,那就少給出一些。不可能客戶多付出個信息被泄露的風險代價,但是又得不到一點點利率降低的好處啊。#花唄接入央行征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