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為了爸媽,娃的大事小情就牽動著我們的神經,牽腸掛肚就沒有一刻停過。
都說娃大了就好帶了,但不容易等到娃上了幼兒園,老父親老母親又開始擔心,娃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有沒吃飽?
有沒有穿暖?
有沒有受委屈?
學習得怎么樣?
每天放學,家長們關心的問題總是一個接一個。
可是這種連珠炮似的噓寒問暖,常常會吃閉門羹,因為孩子們要么一臉茫然,要么惜字如金,和你完全不在一個頻道!
聊天是門學問,和孩子聊天更是如此。
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才能了解孩子在園的實際情況,并幫他樹立信心,更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今天我們來說說,怎么跟孩子溝通,娃才愿意跟你分享他的幼兒園生活。
創造合適的問話環境
圖片站酷海洛
許多爸媽習慣左手從老師手里接過娃,右手就開始摸著娃腦袋,「狂轟亂炸」各種看似關切實則煩人的慰問。
還沒和爸媽親昵一下,就開始答題,難怪娃常常一臉不耐煩,碰得一鼻子灰。
那要如何找準聊天時機,讓娃無話不說呢?
1
表達愛意
見到孩子第壹件事,不是趕緊噓寒問暖,而是先送上一個大大的擁抱,傾訴積攢了一天的想念,讓孩子心理放松,心情愉悅。
2
察言觀色,伺機而動
觀察孩子,如果情緒不佳,或疲倦勞累,就把問話轉化為關心的行動。如果心情不錯,再伺機展開聊天。
3
談話氛圍,自然隨意
拒絕見面就步步逼問式的狂轟亂炸。
放學后路上或車上,孩子晚上入睡前,晚飯后一家人散步的時間,都是進行親子溝通的絕佳時機。輕松愉快的談話氛圍,會讓孩子更愿意說。
聊天技巧有講究
圖片站酷海洛
1
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孩子的思維還較簡單,問話籠統、無重點,孩子無從答起。我們要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孩子從點到面,侃侃而談。
2
啟發式提問,拒絕封閉式問題
封閉性的提問容易造成孩子思維的惰性,只會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
啟發式提問讓孩子放松,它會告訴大腦去回憶、思考、尋找答案。
讓孩子通過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開闊孩子的思維,還能練就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本領。
3
學會傾聽,不輕易做評判
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蘊含著自己的興趣點和價值觀。
你可以認真傾聽,不要打斷他的思路,鼓勵他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用成人的標準去評判對錯,等孩子說完后再和他開展進一步的討論。
4
給予信任,讓孩子安心
不管孩子如何回答,你都不要表現出質疑的態度。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任何時候,發生任何事情,父母都是他堅定的后盾。可以安心傾訴,放心依靠。
提問的方式需斟酌
圖片站酷海洛
有很多家長表示,我也創造聊天環境、注意技巧了呀,可還是一問三不知,問了半天也問不出什么。
其實同樣的問題,不同的問法也會得到不一樣的效果。
下面幾個高頻錯誤問法,家長們千萬要避開。
1
問題消極
錯誤:今天在學校哭了嗎?
正確:今天有什么開心的事嗎?
避免提及消極行為,即便孩子初入園有抗拒心理,也要避重就輕。善用積極的引導讓孩子發現幼兒園有趣的地方,愛上上學。
錯誤: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啊?
正確:今天你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戲啊?
避免把小伙伴放在孩子交往的對立面,產生不良印象。
從孩子參與的活動、需要完成的任務、與小伙伴的互動等切身相關的事聊起,能夠調動孩子參與溝通的主動性,促進孩子和同伴良好的交往,了解孩子在園交際圈和交往情況。
錯誤: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
正確:今天你有幫助老師或者小朋友嗎?
負面提問,容易損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會找借口。
正面提問,他們才會有話可說,愿意打開話匣子。這樣才能通過了解和老師、小伙伴的互動,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圖片站酷海洛
錯誤:老師會罵人/打人嗎?
正確:幼兒園有沒有規定什么不能回家跟爸媽說啊?我們的樹洞可以借給你。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或批評老師,這樣不利于幫助孩子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如果心存擔憂,想了解幼兒園里可能存在的不為人道的小秘密,也應該先讓孩子放松戒備,找到信任,才能敞開心扉,避免造成恐慌情緒。
2
問題空泛
圖片站酷海洛
錯誤:今天吃了什么啊?
正確:今天午飯吃了米飯還是面條啊?
孩子還不能把吃過的食物一五一十說全了,從細節出發提問,反而能促使孩子努力回憶,更有利于了解孩子飲食情況。
錯誤:你今天表現好不好啊?
正確:你今天有什么事表現特別棒嗎?
娃還不能真實評判自己一天的表現。
可以從具體事件談論起,努力尋找一天里的閃光點,孩子會更愿意描述事情的細節,也能激勵孩子,讓他對今后的幼兒園生活產生向往。
3
問題復雜
圖片站酷海洛
錯誤:今天學了什么啊?你都會了嗎?
正確:今天有學了新東西 / 新游戲可以教我嗎?
這樣的問題對孩子比較復雜,一句兩句講不清楚,幼齡孩子還無法具體回答。經常這么問,還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壓力,產生厭學情緒。
你可以引導孩子回憶所學所知,通過復述或游戲加以鞏固,激發學習動力。
錯誤:你喜歡上幼兒園嗎?
正確:幼兒園里你蕞喜歡的事是什么 / 是哪個區域?
如果剛入學還在抵抗情緒中的孩子,頭一個問法是典型的催淚彈。而引導孩子多關注幼兒園有趣的事情,能緩解入園焦慮。
每天接孩子回家時,是孩子思維蕞活躍、蕞興奮的階段。
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既能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又能開發思維,創造良好的表達機會,在孩子心中埋下對幼兒園的美好向往,幫助他快速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學習正確的「問話之道」,讓娃愛上放學后的「談天說地」,從放學見面的第壹句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