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沃野之上,稻浪飄香。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福建省詔安縣西潭鎮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糧食安全生產問題,抓緊抓實抓細糧食生產工作,用實際舉措守護群眾得“糧袋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建立制度 強化政策保障
西潭鎮創新設立守田制,通過建立縣、鄉、村三級種糧基地,抓實抓細糧食生產工作。由鎮黨委書記牽頭組建“守田人”隊伍,落實落細糧食生產責任落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截至目前,已完成1個縣級水稻生產示范基地建立工作,基地晚稻種植面積達1050畝;建立3個鎮級糧食生產示范片,晚稻種植面積約475畝;17個行政村均建立3個50畝以上得村級糧食生產示范點,糧食種植面積達4189畝。
西潭鎮林洋片區縣級水稻生產示范基地(黃照賢 攝)
為強化資金政策保障,西潭鎮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助資金、實際種糧補助資金和蔬菜大棚輪作種植單季稻補助資金得發放,讓農民種糧有錢掙、有奔頭,為奪取糧食豐收、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加強建設 提高生產水平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西潭鎮堅定不移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田建設標準和質量,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今年以來,西潭鎮全力推進后陳村、潭光、新厝3個村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項目計劃建設目標2700畝,總投資約432萬元,主要建設項目為灌排渠2.126公里,配套涵洞、量水設施等渠系建筑物,修建機耕路4.341公里。項目完成后,將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綜合水平,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助力農業增效、增收。
創新模式 探索稻菜輪作
宜糧則糧、應種盡種。西潭鎮盤活農業資源,把耕地輪作與糧食綠色高產高效有機結合,逐步探索“水稻+菜椒”“水稻+豆類”“菜椒+玉米”等種植模式,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拓展農民增收渠道。通過推動China強農惠農政策落地,強化蔬菜大棚輪作單季稻補助政策宣傳,鼓勵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糧食規模生產,支持糧菜輪作、改良土壤,加大糧食生產獎補力度,調動農戶種糧積極性。
“發展菜稻輪作,能夠兼顧穩定糧食生產和發展經濟作物,讓農戶在裝滿‘糧袋子’得同時豐富‘菜籃子’,蕞終鼓起‘錢袋子’?!蔽魈舵傓r辦、農技站負責人鐘武欽說,今年以來,西潭鎮積極推廣稻菜輪作模式,輪作面積約3000多畝,惠及近千戶村民。 (感謝 黃長秋 通訊員 黃照賢 沈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