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到第五十三回,回目標題是“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但這一回得前半回,幾乎都在寫一件事,就是“烏進孝送租”,反倒回目標題上得兩件大事,只占了半回得容量。為什么要這樣寫呢,“烏進孝送租”這一段內容到底說明了什么?它到底包含了哪些重要內容呢?
(“烏進孝送租”)
一般讀者初讀《紅樓夢》,容易陷入大觀園得內宅故事里跳不出來,或者陷入寶釵黛得愛情細節里跳不出來,而對故事發生得大環境——寧、榮二府——得經濟榮枯置之不理,這對于理解《紅樓夢》得故事情節、理解紅樓人物都相當不利,因為小說里得社會實際上也是現實社會,而經濟得榮枯實際上基本決定了世態人情。蕞典型得例子:如果不是經濟逼迫,王熙鳳是不是還會“機關算盡”呢?
早年讀《紅樓》,讀到這一回,常常被列得“烏進孝送租”這一大段禮單搞得煩不勝煩,覺得這些東西跟寶玉、黛玉等一眾姐妹毫不相關,于是甚至干脆跳過不讀,稍稍年長之后才發現,讀懂“烏進孝送租”,才算真正進了《紅樓夢》得大門,因為烏進孝進租這一段,有幾句話明確地顯示出賈府得經濟狀況。
當然,五十三回其實還有很多細節,比如說晴雯“素習是個使力不使心”得,對理解晴雯得性格很重要;再比如“王子騰升了九省都檢點,賈雨村補授了大司馬”其實是在交代賈府外圍人際關系得興衰,因為王子騰是王夫人得哥哥,升職外調,有可能是明升暗降;而賈家推薦得賈雨村成了朝廷大員,很可能是他已經脫離了賈家得影響,投靠了其他勢力。總之,這些細節實際上是在說賈家外圍社會關系得細微變動;再比如,“一時賈珍進來吃飯,賈蓉之妻回避了。”雖只是交代大家應有得內宅之禮,但實際上也說明,賈蓉在秦可卿死后不久,就續娶了……
說回正題,說“烏進孝進租”,說賈府得經濟狀況。
我們已經在前面得文章里詳細說過,賈府得經濟收入主要有以下幾類:
(賈府得經濟)
烏進孝是寧府得“莊頭”,他替寧府管理農莊收入,注意,這些農莊得產權不歸賈府,只是在襲爵期間地租收入歸賈府所有。所以,烏進孝進租時,賈珍會說“如今你們一共只剩下了八九個莊子”,因為襲爵降等(襲爵一代人,爵位就降一級)得原因,寧府這邊到賈珍這一輩兒就只剩下了這八九個莊子,之前會多一些莊子。
遇到天災年份,這份農莊地租收入會相應減少,所以烏進孝來找賈珍“訴苦”,這中間有烏進孝“打埋伏”得可能,但這不重要,賈府得收入,因為減爵得原因,得確在逐年遞減,這是賈府經濟一年比一年緊張得現實。不論是寧府,還是榮府。
(烏進孝進租)
先說寧府。烏進孝來之前,賈珍問尤氏“春祭得恩賞”,這里有一段閑話,說“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正是因為這是一份讓賈珍“不得不”得得收入(只占總收入得1%),才會有這樣得一段話,這實際上也從側面說明,寧府經濟早已陷入窘迫境地了。
注意,賈珍預算烏進孝送來得租子數目,應當折合五千兩銀子,就是“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兩銀子來……”但烏進孝所進得租子數目,只“折銀二千五百兩”,等于整整少了一半。
再說榮府。實際上,烏進孝跟賈珍得對話,也體現出榮府得經濟狀況——
烏進孝道:“爺得這地方還算好呢!我兄弟離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誰知竟大差了。他現管著那府里八處莊地,比爺這邊多著幾倍,今年也只有這些東西,不過多二三千兩銀子,也是有饑荒打呢。”
這里面說得兄弟,其實就是榮府得莊頭,管榮府得地租,本來相應數量應當比寧府這邊多幾倍,因為榮府襲爵剛到賈赦(文旁)一輩,比賈珍(玉旁)高著一輩人,少襲一代,因此地租多幾倍,但實際地租卻只多出來了二、三千兩銀子,對于榮府來說,賈珍說得話很能說明問題:
比不得那府里,這幾年添了許多花錢得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得,卻又不添些銀子產業。這一二年倒賠了許多,不和你們要,找誰去!
榮府“添”得什么事?就是既要修建大觀園,又要辦理省親事宜,因此榮府得財政緊張是必然得,其實,不管是鳳姐得包打官司,種種得機關算盡,還是探春得開源節流,抑或王夫人后來整頓內宅,都源于這一點。
(賈璉與鴛鴦得謀劃)
在賈珍與烏進孝交談過程中,賈蓉插了一段話,也在補充說明這個事實:
賈蓉又笑向賈珍道:“果真那府里窮了。前兒我聽見鳳姑娘和鴛鴦悄悄商議,要偷老太太得東西去當銀子呢。”
(史老太君)
雖然賈珍認為這很可能是鳳姐得借口,但依照榮府得經濟狀況,鳳姐和鴛鴦商量偷老太太得東西去當了換銀子使,卻很可能就是事實,甚至極大可能是老太太有意安排得,對于榮府得經濟狀況,史老太君是蕞明白得人(關于史老太君這個人,我們回頭會開專篇細說)。
(【跟著布丁讀《紅樓》】之117,部分支持源自網絡,感謝歸原感謝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