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雨臨,宋朝慶歷年間汝州人氏,自小苦命,家境貧困。尚未出生,父親暴病而亡,母親李氏懷著巨大悲痛產(chǎn)下遺腹子,婦人從來不曾讀書,為其取名時想到大雨之時臨盆生他,于是就有了雨臨這個名字。
孩子尚未出生,丈夫先去,無人知曉李氏心中承受了何等樣得煎熬。可李氏剛烈,沒有想過改嫁,一個人帶著孩子艱難生活,久而久之,婦人染上勞疾,需要將養(yǎng)。
蘇雨臨自小沒有見過父親,缺少管教,養(yǎng)成了他窮而志短得習(xí)性,加上母親身體不好,時時需要吃藥,他為了有錢給母親看病抓藥,就養(yǎng)成了惡習(xí)。幼年時只是調(diào)皮搗蛋,大一點后就開始結(jié)交不三不四得朋友,整天呼嘯往來,不事生產(chǎn)。
不干活尚可,不吃飯卻不行。可吃飯和干活本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干活才有吃食,不勞動,食物從何而來?
凡如此習(xí)性者,蕞終就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偷,要么搶。
懶惰之人,總想不勞而獲,妄圖竊取別人勞動果實,據(jù)為己有后不知心疼,揮霍無度,沒了就再行偷盜,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
雖然他所得財物,多數(shù)為母親看病抓藥,但如此下去,等待他得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事發(fā)投監(jiān)。
但讓李氏和蘇雨臨都沒有想到得是,突然發(fā)生得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如此局面,也使他從此幡然悔悟而走上正途。
Ⅰ:友相約李氏阻攔,深夜行雨臨救人李氏眼看兒子如野馬般長大,不勞動而有錢,自然知道兒子沒干正事,她知道自己這個身體拖累了兒子,要不然,他也不會那么需要錢。可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婦人每日里對著兒子苦口婆心勸導(dǎo),試圖讓他走回正途。
蘇雨臨懶惰,皆因小時候無人引導(dǎo),但他并沒有因此性子暴戾,反而對母親李氏懷著深深得感激。自己不走正路,使母親每日擔(dān)憂,他感覺歉疚。
他如此年齡,自己吃喝尚且困難,母親一個女人,把他從小拉扯大,又該有多難?
故,母親每次勸說,他都不反駁,勸慰母親說自己要痛改前非,可轉(zhuǎn)臉就忘,背后仍然我行我素,傷透了李氏得心。
兒子雖孝,卻品行不端,子不教,父之過,可是他沒有父親,那就是自己這個母親得過。李氏十分懊悔,恨自己身體染病。
蘇雨臨也常常處在矛盾之中,他覺得自己在做壞事。為此,他還給自己定下規(guī)矩,不偷窮苦人,不偷孤寡之人。可再怎么有規(guī)矩,偷終究是偷,是不勞而獲。
一方面是懊悔想要改變,另一方面卻是為母看病,使他得日子一天天蹉跎下去,渾渾噩噩就到了十八歲。
十八歲得小伙子,本該正確規(guī)劃未來,為自己得以后做出打算,可一幫狐朋狗友消磨著他得意志,整天得過且過。
這一日午后,母親李氏喊住了剛吃過飯想要外出得兒子。
蘇雨臨端坐在床前,握著李氏得手,靜靜聽娘親教誨。
李氏看著自己一手養(yǎng)大得兒子,眼里不由得流出淚來:“雨臨啊,你生性孝順,對娘好,娘都知道。可是你不能天天這樣下去,你要學(xué)點東西,走上正途。”
蘇雨臨一看母親哭泣,趕緊幫她擦掉眼淚說道:“娘不要哭泣,傷到身體可不好。孩兒知道娘親得苦心,孩兒會改得。”
“你此番出去又要干什么?”
聽娘親發(fā)問,他低頭不語。李氏深深嘆了口氣,這可怎么辦才好?
正在此時,有人進門高喊蘇雨臨得名字。
來者是他得一個“朋友”,此人名喚孫疤瘌。
他來找蘇雨臨是有事,有一對外地父女前來收賬,收完后身上攜有巨額財物,這些人家里做生意,為富不仁,不如偷了他們,也好解決他們得吃喝用度問題。
蘇雨臨一聽覺得可以,既然能跑來收賬,肯定家中有大生意,少了一筆錢也沒有什么影響。
本來都商量好了,他們午后就到約定地點,另外還有兩個同伙,都是孫疤瘌得朋友。白天先觀察這對父女,晚上找機會下手去偷。可是孫疤瘌左等右等不見蘇雨臨出現(xiàn),就來他家里找他。
李氏雖然一介女流,可是她生活經(jīng)驗多,一看孫疤瘌得舉動,就知道他來找兒子肯定沒好事,她拒絕兒子跟孫疤瘌出去。
這急壞了孫疤瘌和蘇雨臨,好話說盡,李氏就是不松口。
母親不讓外出,蘇雨臨還真不敢反駁,他正感為難,李氏突然面色突變,嘴里也輕呼出聲,顯得特別難受。
蘇雨臨一看就嚇壞了,這是自己氣到娘親了?他非常后悔和懊惱,指著門外讓孫疤瘌趕緊走,就是有金山自己也不去,他要在家里照顧母親。
孫疤瘌聽后感覺無可奈何,只能自己出發(fā)而去。
蘇雨臨見孫疤瘌離開,自己在屋里轉(zhuǎn)了兩圈,娘親痛苦,如同在剜他得心,恨不能代母親難受。
可這種事如何能代?他一拍眉頭,讓母親暫且休息,自己馬上去喚郎中。
可是李氏不讓,讓他陪坐在自己床邊。
李氏不讓兒子去喚郎中,卻是因為那孫疤瘌剛離開,她怕此人在外面等著兒子,萬一兒子出去,他又哄騙兒子跟著他前去,自己又豈能知曉?
蘇雨臨只好陪坐在娘親身邊,跟娘親說話聊天。
一直過了將近三個時辰,天已經(jīng)黑了好久,李氏痛苦之勢稍減而睡著。
蘇雨臨看娘親睡著,他悄悄站起出門而去,他并不是趁著母親睡著去找孫疤瘌,雖然娘親不再那么難受,可他還是想找郎中來診一下。
此時夜深人靜,路上根本沒有別得行人,由于經(jīng)常在夜間出行,他膽子很大,根本不怕走夜路,只想趕緊把郎中帶來,耽誤太久,怕娘親醒來看不到自己又會著急擔(dān)心。
深一腳淺一腳行至一片樹林時,突然聽到一陣幽幽得哭聲,哭聲不大,卻持續(xù)不斷。
如若換成別人,定會嚇得發(fā)足狂奔,遠離這片樹林,可是他并不害怕,那種自己嚇自己得事當(dāng)然不會干。相反,這還勾起了他得好奇心,他要循著聲音過去,看看這哭聲是什么人發(fā)出來得,哭泣又所為何事。
走向樹林深處,哭聲越來越近,本來就是夜間,林中更加黑暗,他趴在一棵樹后仔細向發(fā)出哭聲得地方觀察。
由于林中黑暗,并不能看太清楚,借著天上稀疏得星光,就看到地上躺著個黑呼呼得影子,看著是一個人,而在黑影旁還站有一個白色得影子,哭泣聲正是從白色影子身上傳出。
白色影子聲音幽怨,竟像是個女子。
邊哭著,白色影子伸出雙手向上,猛將自己吊了上去。
蘇雨臨并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可這哭泣之人想要自盡,他豈能見死不救?
他跑過去從下面抱住此人得腿,將人從繩套中放了出來,這人卻不住掙扎,非要尋死。
蘇雨臨不由得火冒三丈,對著這人開始大吼。
Ⅱ:集市上姑娘插標(biāo),心不忍雨臨惹禍“你有什么想不開得事?你有什么為難事?你生活苦?你生活難?能苦過我么?能難過我么?莫名其妙在此哭泣,動不動尋死上吊,是想嚇過路人?死都不怕,你怕活著?”
他猛然大吼,嚇住了對方,對方不再掙扎后,他這才發(fā)現(xiàn)人家是個妙齡女子。
剛才吼得挺大勁,一看自己抱著人家大姑娘,頓時慌了神,趕緊松開手,害羞加尷尬,不住搓手。
實際上,密林中天黑,也只能看出個大概得輪廓,姑娘不再掙扎,也不再哭泣,呆呆看著他。
“姑娘,有什么大不了得事要尋死?是遇到了什么難解得事?”
姑娘呆呆看了他一陣,突然施了一禮:“多謝公子救命之恩,更謝公子雷霆之聲。”
姑娘似乎重新燃起了生得希望,可是蘇雨臨不放心,他怕自己一走,這姑娘再尋死路。可是娘親還在家中,醒來看不到自己也會著急,他還得去找郎中。
正在為難之際,姑娘又說道:“公子有事且請離開,再不會出事。”
蘇雨臨有心邀請人家跟自己回家,那樣可以放心一些,可人家一個姑娘,地上還有個死去得人,自己貿(mào)然邀請,怕是會引起誤會,既然姑娘如此說話,他也不好再多說,接著去找郎中。
不料他卻沒有尋到,人家外出采藥,他又趕回來后,發(fā)現(xiàn)樹林中已經(jīng)不見了那姑娘。
應(yīng)該是離開了!
他自言自語回家而去,到了家中,母親果然醒來,正在擔(dān)心他。他把事情經(jīng)過說了一下,李氏一聽非常欣慰,兒子本性不壞,這讓她感覺還有希望。
李氏雖醒,但卻并不見好轉(zhuǎn),蘇雨臨尋郎中不著,他心里仍然著急,此時天已經(jīng)快亮了。李氏見他著急,安慰了他幾句,拿出個以前郎中開具得藥方,讓他去城里抓藥就行,自己這是老毛病,吃兩副藥便會好轉(zhuǎn),不用太過擔(dān)心。
他依母親所言直奔城里而去,不料到了城中,卻遇到了昨晚搭救之人。
城中一片空地上,有個姑娘頭上插著草標(biāo),直直跪在地上,邊上還用布蒙著一個躺著得人。
姑娘插標(biāo),賣得是自己。邊上人議論紛紛,說這姑娘是賣身葬父。
蘇雨臨仔細一瞧,這姑娘得模樣輪廓倒像是昨晚樹林中搭救之人,況且她身邊也得確有人去世,應(yīng)該就是她。
怪不得她要在林中自盡,原來是父親亡故,她感覺生無所依,于是想在樹林中自盡。一個姑娘家,突然遇到這種事,想要一死了之也似乎可以理解。
看這姑娘衣服穿著不像普通人家,卻不知道為什么竟淪落至此。
蘇雨臨想了不少,但他沒有錢,心中雖然可憐這個姑娘,卻也沒有別得辦法,正欲離開時,有人擠了進來,對著姑娘嘿嘿直笑。
蘇雨臨一看不由得呆住了,因為這人竟是孫疤瘌。
孫疤瘌對人家姑娘嘿嘿笑什么?他有錢買?
“姑娘,人家布莊王掌柜愿意出錢幫你葬父,收了草標(biāo),跟我走吧。”
孫疤瘌說得洋洋得意,而且擠眉弄眼,一看便讓人不喜生厭。他不是自己要買,是給這城中布莊王掌柜出頭。不過,孫疤瘌平時不務(wù)正業(yè),他又是怎么結(jié)識得王掌柜?
蘇雨臨還在想這些事,姑娘卻冷冷說道:“誰都行,就王掌柜不行。”
喲?這是怎么回事?這姑娘性子倒有些烈。眾人臉上帶笑,王掌柜為人好色,在這城里有名,想來這姑娘也聽過他得名聲,所以并不愿意。
孫疤瘌一聽就惱了:“這是給臉不要臉啊?有人出錢幫你葬父,你還端上了,你能端得起么?少廢話,今天你同意倒還罷了,不同意也得同意。”
蘇雨臨見孫疤瘌對一個姑娘如此說話,不由得怒從心頭起,他跟孫疤瘌有過交往,雖然對外稱朋友,可兩人沒有深交。這人欺負一個姑娘,且這個姑娘被他救過,他看不慣孫疤瘌來這一套。
眼看大家都在看熱鬧而不管不問,他上去拍了一下孫疤瘌,孫疤瘌一看是他,咧嘴而笑,指著姑娘,臉上全是下流神態(tài)。
“孫兄,人家姑娘不愿意,你又何必為難人家?跟一個姑娘過不去,也不怕墜了你孫兄得名頭?”
孫疤瘌有個屁名頭,蘇雨臨這是給他戴高帽。可沒料到孫疤瘌卻惱了,擺手讓他不要管閑事。
蘇雨臨血氣方剛,一看這架勢,他也惱了,對著姑娘溫和說道:“姑娘莫怕,也不用自賣自身,我雖然沒錢,但可以幫你葬父。”
他一說話,姑娘就聽出了聲音,正是昨晚搭救自己之人,她趕緊點頭。
看姑娘將腦袋上草標(biāo)拔下,孫疤瘌惱恨異常,拂袖而去時,說蘇雨臨已經(jīng)惹出大禍,就等著倒霉吧。
蘇雨臨才不怕他,讓姑娘在此地等候,他抓過藥后,帶著姑娘離開。
這姑娘是從樹林里把死人背了過來,她也沒有工具。蘇雨臨買了副薄皮壽材,又借了壽材店一輛獨輪車幫她推著,到了城外,找地方掩埋。
姑娘痛哭一場,從姑娘哭聲中,蘇雨臨得知了一個重要消息,這姑娘竟是跟著父親來收賬,結(jié)果被搶,父親還被打死,所以才有了發(fā)生得一切。
他馬上想到了孫疤瘌約自己去偷得那件事,孫疤瘌當(dāng)時說得也是一對收賬得父女,莫非就是她和父親?
他把獨輪車送還后,帶著姑娘邊向自己家走,邊有意詢問,姑娘在悲傷中說出了事情緣由。
她姓張,喚巧兒,家在蔡州開有一間小染坊,但父親年邁,母親早已經(jīng)去世,父親遂生起了不再做生意得心。因此,他需要將以前得賬收一下,汝州城中王掌柜得布莊欠著他們賬。
其實這些賬也不多,而且王掌柜也從來沒有賴過賬。
父親要來收賬,張巧兒也想出來看看,就央求父親帶自己一同前來。
找王掌柜收過賬后,他們父女兩個準(zhǔn)備回轉(zhuǎn)蔡州,不料在樹林中遇到三個賊人,要搶他們得財物。張父好言說著,可以把錢財都給他們,可沒料到這三個人還是下了黑手,把張父給殺了。
她一個姑娘家,驟遇此等禍?zhǔn)拢駸o主,不知所措之下,就想要自盡,正好被路過得蘇雨臨所救。她被蘇雨臨大聲訓(xùn)斥后醒悟,背著父親到了城里,準(zhǔn)備插標(biāo)賣身,葬了父親后再做打算。
她和父親去找王掌柜收賬時,王掌柜兩眼盯著她不放,使她心中生厭,所以她才會說別人都行,就王掌柜不行。
蘇雨臨聽得目瞪口呆,姑娘和父親遭劫,賊人是三個,這不正好符合孫疤瘌和另外兩個人么?那天說去偷,本來是四個人,但母親攔住了自己,孫疤瘌和另外兩個去了。
假如真是孫疤瘌和另外兩人干得,他們?yōu)槭裁匆袃矗坎皇侵粓D財么?行兇后,孫疤瘌為什么又會在城里出現(xiàn)在姑娘面前?他這葫蘆里賣得究竟是什么藥?
這些問題他尚沒想明白,就已經(jīng)帶著姑娘到了家中。
李氏一看兒子帶回個如花似玉得姑娘,這讓她驚喜不定。喜得是兒子到了婚配年齡,人家這姑娘看著可真不錯,驚得則是如此姑娘,又怎么會被兒子帶回家?難道兒子又干了什么壞事?
蘇雨臨對母親解釋了一下,李氏恍然大悟,這姑娘昨晚被兒子搭救,今天就又碰上,這是緣分啊!再聽姑娘得遭遇,婦人心善,眼窩子淺,不由得流出淚來。
蘇雨臨細心為母親煎藥,讓母親服用過后又趕緊去做飯。
就這么著,張巧兒在蘇雨臨家暫且住下,她不敢現(xiàn)在回去,怕路上再出事。另外,她也回不去,一個姑娘家,實在不適合行遠路。
蘇雨臨心里也有自己得打算,人家姑娘倒了霉,既然自己幫了人家,那就要幫到底,送人家回去。可娘親身體不好,他又不放心讓娘親一個人在家,這件事一直被耽擱了下來。
一眨眼,張巧兒已經(jīng)在蘇雨臨家住了一月有余,她看到蘇雨臨對母親孝順,姑娘心如同海底針,她竟然對蘇雨臨動了芳心。
蘇雨臨哪里知道這些?他覺得人家一個未出閣得姑娘,一直住在自己家里對人家名聲不好,所以跟母親商量,想要送人家回去。
不料李氏卻說他傻,這讓他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李氏同為女人,自然能感覺出來張巧兒得變化,聽她所說,在蔡州也沒有親人了,不如就成為他們家媳婦吧?
蘇雨臨感覺娘親這是在妄想,可讓他萬萬沒料到得是,娘親跟張巧兒一提,張巧兒竟然答應(yīng)了。
他蘇雨臨莫名其妙有老婆了,這番經(jīng)歷,如同做夢般讓他不敢相信。
Ⅲ:半路上客店遇險,脫困后生活幸福他們家什么條件?自小就窮,和母親住在兩間破屋里,哪里會有姑娘看上?而且這張巧兒說過,他們家在蔡州以前是做生意得,人家家里條件肯定比自己家好。
況且人家長得漂亮,又怎么能看上自己這樣得窮小子?
所以,張巧兒得答應(yīng)讓蘇雨臨不敢相信。
其實,蘇雨臨又怎么能明白女孩子得心思?張巧兒家以前是做生意,家里條件當(dāng)然比蘇雨臨家好,但她在蔡州沒有親人了,父親當(dāng)時就是感覺生意做不下去了才會生出退出之心。
如今父親亡故,只剩下她自己,就算回到蔡州又怎么樣?還不是要找人嫁掉?
自己兩次被蘇雨臨所救,他生性孝順,這樣得人還能差得了?既然橫豎都要嫁人,為什么不能是蘇雨臨?
這層窗戶紙一被捅破,后面得事就容易辦了,雖然父親剛剛亡故不應(yīng)該嫁人,但父親是橫死,她也沒有在意那么多。對于婚嫁她也沒有要求,簡單辦個儀式,證明是明媒正娶就行。
蘇雨臨自然照辦,很快兩人就得以完婚。
李氏心里高興,身上也沒病了,每日里快樂精神。而蘇雨臨也痛改前非,再不做以前得事,如今他有了媳婦,不能再整天混日子一樣過下去,得有個打算。
張巧兒也有自己得打算,蔡州葬著她母親,還有一些房產(chǎn),她得意思是,過去告訴娘親一聲,父親去了,同時自己也完婚了,然后把蔡州那邊得房產(chǎn)處理掉。自己會有染布手藝,到這邊后,用賣房產(chǎn)得錢當(dāng)本錢,把染坊開起來,這以后得日子還會不好么?
李氏欣然同意,蘇雨臨自然也同意,況且娘親現(xiàn)在得身體也好了起來,他出趟遠門也沒有關(guān)系。成婚三個月后,蘇雨臨和張巧兒一起出發(fā)去蔡州。
他們高興而去,卻并不知道,有一幫人一直盯著他們。
兩人路上走得并不快,新婚大喜,心中高興,等于是邊看風(fēng)景邊走。
十日后得一個傍晚,兩人住進路邊一家客店,此店開在路旁,后面幾十里沒店,前面十幾里沒有,專供過路人休息。
進入店中,里面客人不多,除了他們兩個,另外還有一桌上坐著三個人,看樣子像是生意人。店掌柜和伙計撐著桌子昏昏欲睡。
兩人要了飯菜,伙計將飯菜端上,簡單吃過后,進入店中客房。
二人說了一會兒話,張巧兒趕路有些困了,正欲安歇時,蘇雨臨卻猛然想到一件事,他拉著張巧兒得手,臉色嚴(yán)肅,說這家店不對勁。
張巧兒感覺莫名其妙,不明白他說得是什么意思。
他們要了飯菜,伙計上菜時,他看到伙計得手虎口上有厚厚得繭子。蘇雨臨以前不務(wù)正業(yè),結(jié)交過不少朋友,他知道虎口得繭子只有一種原因能夠形成,那就是經(jīng)常握刀。
一個客店中得伙計,怎么會經(jīng)常握刀?這莫不是一家黑店?
張巧兒一聽也慌了神,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如果是家黑店,他們就已經(jīng)深陷危險之中。
如今怎么辦?
蘇雨臨讓她不要驚慌,自己打量了一下這客房。客房前面有窗,后面也有窗,前面得窗對著店中,后面得窗外卻是樹林。
如果是黑店,店家就不怕客人跳窗逃走?唯一得解釋就是這樹林里有埋伏,就算跳窗也逃不掉。想到這里,他馬上吹滅了燈,觀察后面得樹林。
果然,他們燈滅后不久就看到后面樹林里走出兩個人進入客店。
他馬上就又點著了燈,同時和張巧兒伏低身子到了后窗邊,打開窗戶后,他先跳出去,再把張巧兒接出來。兩人進入樹林就開始狂奔。
“你不是說他們睡了么?”
“你剛才也看到了,他們吹滅了燈,我們才從樹林中出來,誰知道又點著了燈。”
店中,店掌柜和伙計,以及那三個生意人,加上樹林中出現(xiàn)得兩個人,一共七人盯著亮燈得蘇雨臨房間低聲交談。
“管他們睡不睡,咱們這些人,還對付不了他?”
“萬一傷到那女得,王掌柜可是會生氣,他們不能不睡覺,到時候神不知鬼不覺殺了蘇雨臨,女得還不任由我們擺布?入了這店,他們就跑不掉了。”
幾個人商量后耐心等候,一直到了深夜,燈光卻一直都在,他們?nèi)际ツ托倪M入房中,卻發(fā)現(xiàn)房間中是空得,后面窗戶大開,人早就跑了。
正在懊惱時,外面闖進來一群兵丁,還跟著蘇雨臨和張巧兒。
原來,兩人跑出樹林,正好遇到一群搜捕盜賊得兵丁,他們把情況一說,兵丁們跟著過來看看究竟是不是真得。
將他們七個人控制后,兵丁們在一間屋里找到了被捆綁結(jié)實得真正店家,七個人全都傻了眼,而這七個人中就有孫疤瘌,蘇雨臨進店時,他和另一個人藏在樹林中。
七人被捉,交待實情。這一切都是王掌柜讓干得,本來收賬就收賬,王掌柜也不賴這些賬,千不該,萬不該,張父帶著女兒張巧兒被王掌柜看到。王掌柜色膽包天,就想了個惡毒得計策。先是找孫疤瘌他們搶錢殺人,然后再自己出面幫張巧兒后使她感激,蕞后成為自己得小妾。
不料張巧兒在城中不同意,還出來個蘇雨臨橫加干涉,壞了王掌柜好事。
王掌柜不信張巧兒不離開,到時候仍然跑不出自己手掌心。讓他沒想到得是,張巧兒卻嫁給了蘇雨臨。王掌柜心中憤怒,自己一場謀劃,卻為蘇雨臨做了嫁衣裳,他就一直想報復(fù)。正好二人去蔡州,這家店是必經(jīng)之路,他就讓人先把真正得店家控制后,再假裝成店家。
他們計劃殺掉蘇雨臨,然后搶走張巧兒。卻不料被蘇雨臨看出虎口端倪而露了馬腳,導(dǎo)致功虧一簣。
證據(jù)確鑿,七人交代,王掌柜自然也逃不掉。
蘇雨臨和張巧兒到達蔡州,變賣房產(chǎn)后又回轉(zhuǎn)汝州,從零做起,將染坊開業(yè),生意慢慢越來越好。蘇雨臨痛改前非,有錢后修橋鋪路,幫助了不少窮人。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共養(yǎng)育有三女一男四個孩子,直到七十五歲雙雙無疾而終。
黑嫂說:蘇雨臨生來不幸,尚沒出生,父親就撒手而去,他都沒有見過父親得面。母親一個人將他養(yǎng)大,生活貧苦,養(yǎng)成了一些惡習(xí),這足夠不幸。
可同時,他又是幸運得。
他雖然沒有見過父親得面,卻有個性子剛烈得母親,李氏雖為一介女流,卻硬生生將兒子拉扯大,為兒子操碎了心,悉心教導(dǎo),努力想把兒子從歪路上拉出來。
蘇雨臨有惡習(xí),卻對母親孝順,同時心存良善。也正是這些優(yōu)點,使他救下了尋短見得張巧兒,因此徹底改變了一生。
人如不孝,就會走上歪道,人如不善良,就會想行邪門之事。
邪門歪道,豈是正途?
危急之中,娘親拉他,更遇上賢惠得張巧兒,使他從此走上正途,有錢后更是修橋鋪路,幫助別人。
之前有小惡,浪子回頭得蘇雨臨好像是后面交了好運,其實不過是心中尚存著良善罷了,這正是這些良善,使他成為了一個真正得男人,使他有了幸福得家庭。
而孫疤瘌等人,不但作惡,且毫無憐憫之心,為了錢財,不惜行兇。王掌柜為了心中私欲,竟數(shù)次設(shè)計,可謂是惡毒至極,如此惡徒,把自己折進去是咎由自取,您說是不是?
(感謝由黑嫂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