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3月20日電 (付敬懿)345個河湖水體監(jiān)測斷面達標率由2017年的93.6%提高到了2019年的95.4%;2019年萬元GDP用水量為85.5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約25%;2013年以來累計完成水利總投資1443億元,解決161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近年來,湖南省堅持不懈治水興湘,防洪、供水、水生態(tài)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湖南省政府新聞辦20日在長沙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全方位介紹湖南節(jié)水行動和幸福河湖建設情況。據介紹,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第一天,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堅持節(jié)水優(yōu)先,建設幸福河湖”。
湖南水系發(fā)達,河湖眾多,水情是最重要的省情。2013年以來,湖南累計完成水利總投資1443億元,爭取中央資金465億元,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并深入貫徹防災減災新理念,成功應對嚴重水旱災害;同時突出抓好農村飲水安全,累計解決161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累計完成鞏固提升1259萬人,其中58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資料圖,2019年夏季的洞庭湖碧波蕩漾。 付敬懿 攝“當前處于豐水區(qū)的湖南仍面臨比較嚴峻的季節(jié)性干旱和水資源短缺問題。”湖南省水利廳副廳長羅毅君表示,湖南以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統領,全面建立省市縣三級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qū)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并嚴格取用水管理,建立水資源論證和節(jié)水評價制度,促進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水平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協調。經初步統計,2019年湖南省萬元GDP用水量為85.5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約25%,全省用水效率明顯提升。
同時,湖南全力守護好一江碧水,以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為抓手,完善五級河長共擔共抓責任體系,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河湖污染問題,以河道采砂整治、河湖清“四亂”、溝渠清淤等為重點,持續(xù)推進“一湖四水”保護和治理,濫采濫挖、垃圾圍壩、水土流失、河湖斷流等一系列頑瘴痼疾得到有效解決。
湖南河湖面貌持續(xù)改善,全省345個河湖水體監(jiān)測斷面達標率由2017年的93.6%提高到了2019年的95.4%。同時,僵尸船清理和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共拆解處置僵尸船3193艘,實現采砂船集中停放,推動解決水府廟圍庫、酉水網箱養(yǎng)殖等一大批突出問題,恢復了水域原貌,并在洞庭湖區(qū)實施溝渠疏浚8.79萬公里、塘壩清淤9.92萬口,極大改善了垸內水環(huán)境。
羅毅君表示,湖南下階段將以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目標,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理念,嚴格落實“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要求,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與水資源水環(huán)境承載能力相協調;構建起防洪抗旱體系、飲水體系、用水體系和河湖生態(tài)體系4大體系,加快實現水利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