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月8日電 (石洪宇)8日是元宵佳節,吉林石化電石廠內仍是繁忙景象,生產裝置平穩運行。為滿足下游消毒劑企業的生產需求,該廠將次氯酸鈉溶液產能提高到月產300噸,以此為原材料可生產消毒劑120000噸,為抗擊新冠肺炎助力。
吉林石化被稱為“新中國化工長子”,化工產品豐富。次氯酸鈉是氯堿系統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正常生產月份產量不到30噸,一般用于廠內生產裝置,不會對外銷售。
新冠肺炎發生后,曾有眾多消毒劑企業咨詢購買次氯酸鈉溶液。該廠電解車間主任胡清介紹,疫情形勢嚴峻,當地要求該廠進一步增加消毒原料產能。
生產裝置正在運行 王仁偉 攝據了解,吉林石化電石廠擁有吉林省唯一大型生產裝置,是當地次氯酸鈉生產的主要企業。該廠研究生產方案,落實物料平衡、工藝調整、人員力量等具體工作,著手擴大次氯酸鈉生產規模。
胡清說,該廠最初計劃月產100噸,但為了進一步提高產能啟動了應急裝置,“用超常規辦法提高了產能”,產能提高至月產300噸。按照1:400的消毒劑生產工藝,可生產消毒產品120000噸。
在機器轟鳴的生產裝置旁,戴著口罩的值守員工張治剛說,廠里已取消了休假,用倒班制防止疫情并堅持生產。“疫情不除,我們的生產線就不會停下。”他說。
工作人員正在工作 王仁偉 攝另據了解,吉林石化正協調相關資源,為與防疫相關的企業提供支持。
次氯酸鈉的銷售由當地統一調度,產品正運往當地指定的消毒劑生產企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