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資源。赤峰地跨大興安嶺中南段有色金屬成礦帶和華北地臺北緣貴金屬成礦帶。全市已發現礦產資源99種、礦產地1600多處,主要礦產有銅、鉛、鋅、錫、鎢、鉬等有色金屬,金、銀等貴金屬以及錳、鐵等黑金屬,儲量豐富,價值可觀。全市有色金屬礦山116家,日采選能力13.5 萬噸,年冶煉能力106萬噸,按現行市場價格,赤峰有色金屬礦產的遠景儲量和潛在價值可達 50000億元,2010年赤峰市被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命名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
?非金屬資源。赤峰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分布較廣。已探明的主要有石灰石、螢石、硅石、電氣石、葉臘石等。煤炭儲量19.1億噸,石油、天然氣儲量位居內蒙古前列。
?溫泉資源。赤峰有4處溫泉資源,分別是克什克騰旗熱水塘溫泉、寧城熱水溫泉、敖漢溫泉和喀喇沁溫泉。克什克騰旗熱水塘溫泉水溫83℃左右,分布面積約0.4平方公里。寧城熱水溫泉水溫達96℃,分布面積約 0.5平方公里。敖漢溫泉水溫達到50—70℃,熱儲面積約0.22平方公里。喀喇沁溫泉,水溫51℃,分布面積約4平方公里。
?農牧資源。赤峰現有草原8700多萬畝、林地4500多萬畝、耕地2100多萬畝。赤峰市正常年景糧食產量120億斤以上,是全國超百億斤產糧大市之一。家畜存欄1800萬頭只以上,連續多年居內蒙古首位。設施農業綜合占地面積達170萬畝以上,占內蒙古自治區的半壁江山。
?文旅資源。赤峰有上萬年的人類文明史,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并命名8種考古學文化類型,是全國考古學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級市;赤峰草原、石林、冰臼、溫泉、森林、沙漠、湖泊、文物古跡、民族風情等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素有“內蒙古縮影”和“內蒙古名片”之稱,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風能資源。赤峰擁有豐富的綠色風能資源。全市可利用風力資源5000萬千瓦以上,風力富集區達1萬平方公里。
?太陽能資源。赤峰年日照時數3000多小時,年輻射總量每平方米6000焦耳左右,是全國五個光熱資源類型區第二類資源豐富區。
立體富集的資源為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提供了充足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