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小明語錄:
對一個孩子而言,最糟糕的不是父母對他嚴格要求,而是父母對他的忽視和漠視,并且禁止孩子說話,這就等于父母禁止孩子把力比多投注向自己。
孩子與父母的沖突,父母功能失效,很多人把它僅僅理解為家庭教育的范疇。其實這件事情背后的心理學(xué)非常深,并不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的。
它背后還有一個更大的心理學(xué)原理叫做身份認同障礙。
1、身份認同
人年輕的時候會滿不在乎“身份認同”,等有一天年齡大了,你就會有想要尋根的這種沖動,為什么呢?
人的這個靈魂自從脫離母體的那一刻,它就想尋找一個歸宿。
這就是為什么拉康的精神分析說,每一個人的人格結(jié)構(gòu)都隱藏著一個精神病的因子。
而現(xiàn)在的孩子們低欲綜合癥、社會退縮、社會回避、厭學(xué)、宅在家里、躺平,這些其實就是一種類精神病現(xiàn)象。
因為所有的社會退縮都是一種類精神病。
在人的一生中,每當你生活受挫的時候,你就會有更強烈的欲望,想要尋找一個歸宿,尋找一個歸屬感。
如果你沒有家族文化根源這樣的歸屬感,你就會尋找其他的歸屬感。
那么其他的歸屬感反而是各種組織和社群歸屬感,這就是為什么很多青少年迷戀于飯圈文化背后最深刻的心理學(xué)的原因。
2、文化侵略
什么我們總說西方文化對中國而言是一種文化侵略呢?
這就好比你的孩子擁有你的血緣,你的鄰居老王跑到你家來,對你來說他就是血緣的侵略者,懂了吧?
你不會允許鄰居家的人去玷污了你的孩子的血脈,這就是必然的。
所以什么文化包容,什么兼容并蓄,這些都是一個人在認同自己文化根源之后才有的事。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西方的文化對我們的侵略,我們的文化對別人來說也是侵略,所以你守住自己的根,你就會有一個對自我的認同。如果你不守住自己的根,你就無法實現(xiàn)自我認同,你的自我就會匱乏。
3、自我認同
這個自我認同在心理學(xué)里面就更深了,它涉及到一個人自戀的形成。
就好比說,如果你不認同你的家族來源,你就不會有健康的自戀,而你沒有自戀,你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會在各個方面受到損傷。
西方人對這塊是很重視的,所以西方人拼命地把自己的人往上帝身上去扯,他要保持自己對上帝根源的認同,如果不認同這個,西方人就無法形成自戀。
這就是為什么西方人總是說我們中國人沒有宗教,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想把他們的宗教輸入給我們。
而我們的宗教其實就是我們中國人天人合一,萬物皆有靈的哲學(xué)思想。
4、自戀
因為自戀心理學(xué)是非常深的心理學(xué),很多人很難理解。小明在這里給大家用具象的方式表述一下。
人這一生要受到很多種精神文化對自己的影響。
那么人的精神主體他就不可能是統(tǒng)一的,他就會分成很多塊,就像西瓜一樣切成了很多塊。
我們接受的各種不同文化的沖擊就會導(dǎo)致我們的精神西瓜被切成了很多塊,關(guān)于這一點有一個非常好的電影,恰好描述了這一切,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那就是李安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們?yōu)榱吮苊馕鞴媳涣验_,就需要一根繩子把被切開的西瓜捆扎到一起,這個繩子就是自戀的繩子。
這個自戀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有一種指向內(nèi)部的一種向心力,一種自戀的內(nèi)部引力。
這種指向內(nèi)部的內(nèi)部引力,可以讓你的大腦合成為一個整體,精神匯合成為整體。
如果你的精神世界不成為整體,輕度的,那就是精神世界的不認同,也就叫做身份認同障礙,而更嚴重的可能就會導(dǎo)致精神世界的分裂。
小明語錄:
不管你過去經(jīng)歷什么樣的創(chuàng)傷,你都應(yīng)該站在你現(xiàn)在這個年齡階段的立場,承擔這個年齡本該擔負的責任。你要去做出選擇,去尋找你生活的支點,去創(chuàng)造你人生的意義,而不能簡單地把一切全部歸結(jié)于父母。
原創(chuàng)公眾號:心伙伴(ID:xhbeap)